奶茶“鞋跟”有点高 体量“虚标”惹争议
南国今报 2020-05-28 14:56

炎炎夏日,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喝奶茶,但如果买到的大杯奶茶实际上是小杯,喝奶茶的快乐心情估计也会打折。近日,多名消费者发现一些网红奶茶体量“虚高”,撕掉“内增高”后,大杯与小杯几乎同高。市场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奶茶店如此操作涉嫌过度包装,有打“擦边球”误导消费者的意味。

现象

大杯奶茶注水,内装廉价玩具

5月22日,市民小黄在一个叫做“霸王茶姬”的奶茶店里点外卖,某款饮品上标示:大杯700毫升,19元;中杯500毫升17元。小黄权衡了一下,点了6大杯奶茶。

“看到外卖小哥送来的奶茶,我有些吃惊。”小黄和同事发现,这几大杯奶茶杯身比小杯奶茶显得更高,吸管却很短。拿到手上后感觉杯子有些头重脚轻,杯底有些晃动。小黄说:“当时的第一感觉是杯子里面有东西。”

这么短的吸管怎么能喝完“大杯”的奶茶呢?当小黄将吸管插进杯子后,发现吸管虽短,但完全够用。待喝完奶茶后,小黄将奶茶杯底剪开发现,密封的杯子底部有一个小玩具。原来,大杯的奶茶虚有其表,奶茶只占了杯子的三分之二。

“我要喝奶茶,不需要玩具。”小黄将杯底的玩具拍照,在电商网站进行比价,发现玩具的价格不过0.6元。

市民

情况并非偶然,多人有此遭遇

几天前,黄女士逛街时路过一个名为“茶与花间”的奶茶店,进店花32元买了两杯小芋圆乌龙奶茶。“不小心碰倒了杯子,才发现大杯里还套着一个小杯。”黄女士说,购买奶茶前,她发现这家店的杯子有20多厘米高,看上去比平时喝的奶茶杯子都大,以为很实在。不料,奶茶被打翻后,她才发现真正装奶茶的其实是被藏在大杯内的小塑料杯。黄女士说:“我感觉自己被骗了。”

无独有偶。最近,一家名为“伏见桃山”的奶茶店,也因“内增高”在微博上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称,他们家有几款奶茶的大杯型包装底部虚空,真实容量与小杯型的相差无几,质疑商家虚假宣传。对此,该品牌客服回应:“这么做,主要是怕顾客的手被烫到。”

许多网友对此回应仍不买账,继续质问:“大杯烫手,小杯就不烫手吗?我买的是冰的,也烫手?你们怎么不说是怕顾客发福?”

调查

几款大杯奶茶,容量其实不大

5月26日,记者找到了小黄所说的“霸王茶姬”奶茶店,店员承认杯子底部确实是空的。她说:“这是我们的网红杯,看上去有1000毫升,实际上是700毫升。”

随后,记者在南宁市各大奶茶店走访发现,多数奶茶店对于奶茶的中、大杯销售并无价格区分,但是同一款饮品的热饮和冷饮,杯子的大小有所不同。如热奶茶的杯子容量为350毫升,冰冻奶茶的杯容量则有500毫升。店员解释:“冷饮要加冰,水分更多一些,所以要用稍大的杯子。”

在南宁市“茶与花间”奶茶店,记者发现,该店有4种不同的杯子,但都没有标明容量:透明塑料杯主要用于水果饮料;矮小的纸杯用于鲜茶;还有一种白色纸杯和更高的杯子。记者点了一杯奶茶后,店员将调好的奶茶倒入白色纸杯,随后套进了旁边的高杯内。当记者问及原因,店员称:“不知道,这是老板决定的。”

在民族大道的国贸中心,记者找到了“汴京茶寮”,菜单上有一款叫“伏见桃山”的奶茶,标准杯和大杯的价格分别为17元和22元。在收银台旁,倒扣着十几个高达20多厘米的杯子,店员称这个就是大杯。环顾店内,并未发现有任何关于该款杯型的说明。点单时,店员也没有提前告知这款饮品容量的情况。

记者提出疑问,店员解释,大杯容量为700毫升,标准杯为500毫升。

当天,记者将买回的三款奶茶进行对比,发现同款奶茶,大杯高度几乎是标准杯的一倍。然而,沿着侧面将杯子撕开,可以发现里面还有一个相对小一些的杯子。大杯底部有一截空荡荡的,就像穿了隐形的“内增高”。

记者将小杯取出后发现,小杯型的口径要比大杯型的小一圈,放在同一平面进行对比,小杯的高度仅有大杯的一半多点;把“内增高”剪除,现原形的大杯高度与标准杯差别不大,只是比小杯型要“胖”一些。

除了容量大小的问题,还有一些网友表示,这种包装设计不合理,重心不稳,轻轻一碰就倒。

部门

涉嫌过度包装,易让顾客误解

“伏见桃山”品牌隶属于南京千利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5月27日上午,该品牌一名相关负责人表示,“伏见桃山”原名“汴京茶寮”,去年9月,门头统一改为现名。国贸中心这家店原来属于加盟店,目前已经跟公司解约,因此对方未更名。

不过,对于大杯“内增高”的情况,该负责人称:“包装上的创新,是一个特色。”他表示,大杯的杯身印有“600毫升”的字样,不存在对顾客隐瞒的情况。

5月27日下午,记者在“茶与花间”的网站向在线客服咨询“为何大杯奶茶内藏着小杯”,客服直接终止了对话,之后再也无人回应。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公平交易稽查局局长粟启明表示,目前对奶茶大杯、小杯的容量没有明确规定。不过,奶茶店“大杯内藏小杯”的做法涉嫌过度包装,有打“擦边球”的意味,可能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南国法援”公益律师赵明堂认为,奶茶店使用纸杯底部真空的设计,可能会给消费者造成误解,但如果标注了产品含量,没有刻意掩饰、欺骗行为,不足以构成欺诈。

赵明堂建议,商家应将饮品容量放至价目表等显眼处,并且在消费者购买时进行提醒,以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编辑/白龙

相关阅读
13岁女生每晚一杯奶茶烂了12颗牙,每次都选3分糖!医生提醒→
科普中国 2024-10-02
Qnews|一些新人办婚礼选择用奶茶“敬酒” 有新娘称希望以此规避强迫灌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1
Qnews|游客发现三亚景区奶茶大杯套小杯?当地:系误解 饮品为“盲盒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9
几点喝咖啡/奶茶不会影响睡眠? 关于咖啡因的这些知识点请收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4
放一会变半杯、喝出毛发蟑螂,奶茶行业何以困在“食品安全”里?
法治日报 2023-07-27
奶茶相关舆情量大且近八成涉及食品安全问题
法治日报 2023-07-27
“竹筒奶茶”3.6亿次播放量背后
成都商报 2023-04-12
警惕!这种“奶茶杯”千万不要碰!
科普中国 2023-01-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