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专修学校校长陈卓禧:希望香港青年人打开眼界把握机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5-26 18:28

微信图片_20200526182818.jpg

资料图片

按照议程,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今日,草案修改稿已经提请各代表团审议。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专修学校校长陈卓禧围绕全国人大审议涉港议案及香港教育问题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

2017年底,香港专业进修学校(简称港专)举行毕业典礼,两名毕业生因为不遵守“播放国歌时必须肃立”的校规而被要求离开现场,校长陈卓禧事后在场外与闹场学生对话,被称为“爱国校长”“护国歌校长”。

在去年香港的修例风波中,不断升级的暴力示威严重冲击了社会秩序,还有青年人卷入违法犯罪事件中。在陈卓禧看来,他们大都是因遭蒙骗而被裹挟。身为港专校长,他希望香港青年人能够打开眼界,打开心窗,把握好机遇,确定好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谈香港修例风波

青年人被蒙骗裹挟其中

北青报:在香港去年以来的风波中,一些青年人甚至青少年走上街头,其中一部分人还成为了“暴力先锋”。为什么有些青年人会参与其中?

陈卓禧:其实在一般情况下,香港超过九成的青年人都对政治话题没有兴趣。在香港这样的环境里面生活,让他们不满的不是政治问题,而是切身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升学不理想、就业前景不明朗、发展机会不多等,还有房价太高等问题。但这都不是政治问题,是生活问题、经济问题。

我自己观察,在一开始的示威游行、暴力事件中,走在前面的青年人其实只占香港所有青年人中的很少数。去年6月之前,我遇到过一次反修例的游行。当时,我从湾仔往铜锣湾走,游行队伍从铜锣湾出发往金钟走,我们正好面对面相遇。能看到其中学生样子的青年人不多,也基本看不到中学生,有一些比较年轻的看样子应该也是已经工作的人。

北青报:为什么去年6月暴力活动有所升级?

陈卓禧:这是一种同辈效应。6月之后,反对派还有外部势力用了很多的方法,特别是利用网络自媒体宣传暴力、抹黑警察等,让青年人态度有了转变,慢慢卷入进去。

简单来讲,就是这些青年人被很多抹黑、造谣的假新闻蒙骗了,这是非常重要的影响。比如,他们相信有人在太子站被打死。我给我的学生讲了很多事实,他们也不相信。(编者注:去年8月31日晚,香港警方曾在港铁太子站展开拘捕行动,此次行动被乱港分子抹黑,散播“太子站死人”谣言。事后香港警务处、消防处、医管局及港铁公司有关负责人召开发布会,说明当晚无人死亡,有7名伤者送医。

北青报:有说法认为“香港病了”,且“病根”在于教育。您怎么看?

陈卓禧:教育确实是个问题,这分为“大教育”和“小教育”。

先说“小教育”。学校、课程、老师、考核等等整个教育体系的主要元素现在我们发现都有问题。比如,有些老师接受的是西方观念,特别是政治理论。他们对我们国家有偏见,只看到落后面而没有看到成绩。他们不了解我们国家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最近10年的重大变化,只看到我们在发展中的一些待解决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放大,变成了他们心目中内地的样子,变成了他们心目中我们国家的全部。

这样的偏见也让他们与内地产生了距离感,就像我去年在委员通道上说过的,香港与内地“一河之隔”,距离很近,但是心理很远。这些老师再去教学生,就很难做到平衡。

还有“大教育”。青少年不只是在学校才受到教育,社会环境也很重要。在成年人的世界中,这些青少年的家长、亲友,还有社会中一些头面人物的行为和言论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厉害。

这份涉港决定可以改变社会大环境的生态。“大教育”改变之后,“小教育”也会改变。社会头面人物的行为和言论都有所改变的话,我们在“小教育”里面下功夫就没有以前那么困难。

谈涉港决定影响

“我已经感到了反对派的无力”

北青报:很多香港人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都提过,大多数香港市民并不支持暴力行为,但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这份涉港决定会让他们不再沉默吗?

陈卓禧:反对派给与他们立场不同的人很大压力。一方面是心理压力。比如“网上起底”,把他们的背景、家人的背景公之于众。另一方面就是暴力行为。用恐吓还有暴力的行为来打压不同的声音,你讲了一句跟他们不同的说法,就把你打得头破血流。

其实这次决定草案公布之前,香港已经有了一些变化。

举个例子。从去年到今年年初,反对派都会在各个隧道及天桥等公众地方张贴大量内容不实的标语,攻击特区政府、攻击警队等,他们管这个叫“连侬墙”。之前这些“连侬墙”所在场地的所有者是不敢清理这些标语的,因为清理了他们就会受到攻击。但是最近一个月,这些场地所有者开始清理标语了。而且清理之后,有些反对派还在贴,我们的爱国爱港人士也会去贴宣传正面声音的标语,让“连侬墙”上不再是一边倒的声音。

北青报:我注意到,这几天已经有一些乱港分子在社交媒体鼓动其他人继续“抗争”。以您的判断,这份涉港决定草案会引起这些激进分子更大的暴力行动吗?

陈卓禧:对于反对派,我现在感觉到的是他们的“无力感”。其实去年香港的风波都能明显看到外部势力介入的影响,那些暴力事件的策略指挥、临场调动,跟以前出现的社会风波完全不一样,那都不是香港反对派的水平和能力能做出来的。现在,他们在等来自外部的支持,如果那些外部的支持没有化成实质的行动,比如没有给钱或者没有派人来指挥的话,他们的行动就搞不大。就算还要搞,我估计反对派可能也发动不了那么多的人上街,大多数的人,包括青年人不会再去了,

这也是因为最近一些激进分子的头面人物已经被起诉、被控告或正在审讯中,有的已经判刑了。这对很多暴力活动的参与者也是一个当头棒喝,让他们知道原来真的要承受后果的,这是他们在之前头昏脑涨的时候没有考虑过。而且本质上,他们是怕这种后果的,所以在示威游行的时候,他们要戴口罩。

北青报:除了对乱港分子,这份涉港决定还会给香港普通民众带来什么变化?

陈卓禧:初步看来,国家提出建立健全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以后,香港的爱国爱港人士振奋人心,过去对国家有所抗拒的一般年轻人开始有所转变。其实很多香港老百姓都希望生活秩序可以尽快恢复如常,包括交通、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我想在暴力事件减少之后,大家的这些期望都会慢慢实现。

谈香港青年人未来

希望他们能够打开眼界和心窗

北青报:您说香港社会环境已经出现一些积极变化,那些暴力事件的参与者有没有什么改变?

陈卓禧:改变他们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也不是短期内就能够做到的。但是因为大环境已经有所改变,我想做到并不难。

其实很多暴力事件的参与者,特别是青年人因为没有生活经验,看东西比较狭窄,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就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我的同事告诉我,当年在“国歌事件”中跟我辩论最厉害的一个学生,工作以后也开始有了改变,想法行为都不像当年那么极端激进。这也是一个成长过程,青年人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冲动、犯错,工作、生活经验多了之后就会慢慢地就会改变,这个转变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北青报:从学校教育方面和社会环境方面,我们如何推动或加快他们“自然转变”的过程?

陈卓禧:这也是我在思考并准备提出建议的地方。香港有些青年人对社会不满,他们的出路不足或发展前景不好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不仅是给香港经济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也给香港青年人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出路。比如有些产业在香港不存在但在大湾区有,有些香港青年人适合做与这些产业相关的工作,他们就可以到大湾区去。这样一来,香港的青年人也可以走入内地,融入我们国家的发展大局。

在教育方面,我和同事也在构思,怎样像内地一样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发展,让教育、培训、就业“一条龙”,更好地与大湾区发展对接。

当然,还有很多问题香港也要自己想办法解决。比如房屋居住的问题等,需要我们整体去研究。

北青报:港专是一所爱国爱港的学校,即使在殖民地时期受到港英政府的打压都没有退缩过。作为港专校长,经过了这么久的风波,您最想对香港青年人说什么?

陈卓禧:现在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有着光明的前景,这是我们许多人百年以来梦寐以求、期待已久的事情。香港是我们国家发展壮大和民族复兴的一个重要国际窗口,希望香港的青年人能够打开眼界,打开心窗,多看看周围的环境,把握好机遇,确定好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赵红信
校对/李建良

相关阅读
全国政协委员蔡冠深:香港应用好机会加强与北京合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5
全国政协委员陈卓禧:建议香港每年增加5000个本科学位 专门招收大湾区内地学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9
香港青年李卓滢:把志愿服务见闻分享给家人朋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13
人民日报:与暴力分子站在一起,就是与香港的明天为敌!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1-07-09
港区代表委员热议落实“爱国者治港”等, 以“共同家园”理念在港开展国民教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3-10
港媒:林卓廷等7人获准保释,条件包括以现金及人事担保,不准离开香港
环球网 2020-08-27
人民锐评:大疫当前,“为反对而反对”真会害了香港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0-08-18
港区政协委员:绝不能让香港成为国家安全的风险口
中国青年报 2020-05-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