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母亲节”原来只是舶来品,中国为什么没有本土母亲节?
非常历史 2020-05-13 13:00

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母亲节,包括我们常说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印度等,而中国拥有近14亿人口,有着悠久的孝义文化,却没有自己的母亲节,一直过着美国人定下来的母亲节,并且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认为这是世界通用的母亲节。

美国的母亲节起源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安娜·贾维斯的母亲认为,应该给予失去儿子的母亲们一种慰藉、一个纪念日,并希望有人创立一个母亲节来赞扬全世界的母亲。母亲死后,安娜·贾维斯立志要实现母亲的夙愿,为此,她向社会呼吁,并获得各方面的强烈支持。1914年,美国参众两议院将每年5月第2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并规定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悬挂国旗,表达对母亲的尊敬。

而贾维斯夫人生前最爱的康乃馨花也成为母亲花(康乃馨,又称荷兰石竹、麝香石竹,是一种石竹科草本开花植物)。根据习俗,在母亲节这天,人们在胸前佩戴石竹花:母亲已经去世的人戴白色石竹花,母亲健在的则戴红色石竹花。有时为了向母亲表示敬意,也会送母亲粉红色康乃馨。

但你知道吗?如今所公认的母亲节,实际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欧美母亲节的概念最早都源于希腊,在1月8日母亲节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因此演化成了古希腊母亲节,后来母亲节的概念才流传到英国,而英国人母亲节这天,出门在外的年青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在当时有很多人是奴仆,在母亲节这一天也必须回到母亲的身边,主人也必须放行,让这些奴仆能够向母亲表达自己的谢意。

随着基督教在欧洲的扩散,这个节日转为对教会母亲的崇敬。但美国人并没有停留在过英国的母亲节,到20世纪还要另立自己的母亲节——也就是上文提到的,贾维斯所倡导的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5月份的第2个基督教礼拜天。

不过,美国强势文化的推行,也并不能让此母亲节具有世界性。一些国家跟着过美国的母亲节,但很多欧洲国家仍有自己的母亲节,比如法国1928年才首次庆祝母亲节,而且是定在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葡萄牙的母亲节也不在5月份第2个礼拜。

中国本土母亲节

同样的,在中国,“母亲节”也是一个外来词汇。

自古以来,中国就倡导孝义文化,不过并没有发展出自己的母亲节,这是因为相对于欧美国家,中国更倾向于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古代封建统治者一直宣传的《二十四孝》便是让更多的人效仿这些孝子的行为,更好的孝顺父母,在科举产生以前,孝廉就是根据是否孝顺来作为举荐的依据。

中国最早的母亲节可以说是在农历三月十八日——传说这一天,是人类始祖、中华民族伟大母亲女娲的生日。在这天,百姓皆往女娲庙烧香拜祭。《诗经》里说“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意思是,我到哪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于是,萱草成为中国古代母亲花,并被人们叫做忘忧草。至今在晋、陕、冀、甘等地民间仍有拜祭女娲的传统。

如果说女娲还停留在女神崇拜,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母亲节日,那么农历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节,可说是中国最本土的母亲节了。

盂兰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意为“倒悬”,盆是汉语,是盛供品的器皿。合起来的“盂兰盆”是一种传说中超度祖先的仪式。

根据《佛说盂兰盆经》,释迦牟尼的弟子木莲(一译目连、目犍连),以“天眼通”(在梦中)看到死去的母亲在饿鬼道受饥饿折磨,处在一个倒悬的空间,瘦的皮包骨头。作为一个孝子,怎堪老母受苦,于是他立即以钵盛饭,借神通力量送给母亲吃。但其母抓饭,刚送到嘴边就化成火炭,不能食用。

目连大哭,向佛祖请教。佛祖告诉目连,凭他一人之力不能奈何,得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才能超度母亲使其解脱。佛祖让目连在七月十五自恣日这天,设盂兰盆,“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铤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备百味饮食供养四方僧众。最终,目连的母亲得以超度,“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道)苦,得生天、人(道)中,福乐无极”。

因此佛教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教育人们要供养宗教僧众,二是提倡孝道。由此形成了汉传佛寺一年一度的盂兰盆会或盂兰盆节。佛家信众有在夏历七月十五这天,祭祀已经死亡的祖先和抚慰孝敬在即还在生的母亲的习惯。

盂兰盆节后来也渐成风俗,朝廷和民间都在七月十五日举行活动,成为国事大典和民间的孝亲节,以超度祖宗,报答祖德。因此,七月十五中元节,又可以被称之为中国的“母亲节”。

692年,武则天在洛阳举办盂兰盆会,时人杨炯《盂兰盆赋》记载了其盛况。“三公以位,百寮乃人。呜佩锵锵,高冠岌岌。规矩中,威容翕,无族谈,无错立。若乃山中禅定,树下经行,菩萨之权现,如来之化生,莫不汪洋在列,欢喜充庭。天人俨而同会,龙象寂而无声。”

不过发展到宋朝,盂兰盆节的重点开始转变为以素食祭祀祖先和拜扫新坟等。七月十五日前几日,街市上便开始出售冥器、靴鞋头巾、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以及《目连经》等印本。十五日当天,人们用三根长竹竿支撑,上端编织成灯窝状,叫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予以焚烧。“禁中亦出车马诣道者院谒坟。本院官给祠部十道,设大会,焚钱山,祭军阵亡殁,设孤魂之道场。”

这样,盂兰盆会由孝亲节变为鬼节,施主以钱财募僧人追荐死者。

如此一来,中国本土的“母亲节”,就这样“被”消失了。并且,自此之后,并未再出现过类似的孝亲节日。

直到美国的母亲节传至中国受到热捧,才有部分人发出倡议,将每年4月26日,定为中国的“母亲节”。这是因为历史上“孟母三迁”、“子不学,断机杼”等故事广为流传,而孟母亲仉(zhang)氏的生日已不可考,所以将四月初二孟子的生日作为纪念日,而非沿用美国外来母亲节。这个提议首次在2006年的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被提出,然而并未实现。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