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天文台揭示人类观测到的首个系外到访星际天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4-14 19:36

4月13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布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博士张韵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教授林潮的论文,揭示了人类观测到的首个太阳系外到访的星际天体“奥陌陌”,及其形成机制和成为星际天体的过程。论文提出的新模型表明奥陌陌可能是被原行星系统中恒星的潮汐作用撕碎并甩出的碎片,数值模拟结果首次全面系统地复现了奥陌陌的所有特征。

张-林数值模拟得到的奥陌陌(来源:国家天文台/张韵)

2017年10月,天文学家发现一颗闯入太阳系的系外小天体,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其命名为“奥陌陌”(1I/‘Oumuamua’)。作为人类观测到的首个星际天体,“奥陌陌”独特的性质引发了学术界对原有星际天体形成和演化机制的重新讨论。“奥陌陌”长约为100米,长短轴的比例为6:1–10:1,远远大于已知太阳系内小天体的长短轴比例,具有极其特殊的狭长外形,其在运动过程中伴随着快速旋转,并且它的自转轴不固定。

据论文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张韵博士介绍,奥陌陌的光谱性质显示它在原来的行星系统中曾经受到恒星的强烈热辐射,这个特征可以通过近距飞越恒星产生,而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可能使得奥陌陌的母体被恒星的潮汐作用撕裂,并将奥陌陌甩出原系统。正是这个最平凡的性质启发了他们着手研究潮汐撕裂星际天体形成理论。

耶鲁大学天文系教授格雷戈里·拉夫林表示,这项研究巧妙地运用行星系统演化过程的普遍现象解释了奥陌陌所有的特征,显示了星际间物质扩散的高效性,为人类理解行星系统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关键线索。由于这些星际天体在被甩出前反复经过原行星系统的宜居带,组成生命的有机物质可能通过这些天体在星际间传播,为人类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提供了新思路。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张鹏

相关阅读
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恒星吞噬行星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5-04
星际来客“奥陌陌”可能是一颗彗星
央视新闻 2023-03-29
我科学家观测结果证明:“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不变”假设不成立
光明日报 2023-01-19
“天眼”立功:中国天文学家观测到首例持续活跃快速射电暴
澎湃新闻 2022-06-09
紫金山天文台揭示红矮星周围宜居行星的形成机制
科技日报 2022-02-24
韦布发布升空 五大天文任务可期
科技日报 2021-12-30
“星际邻居”物质组成比此前认为的更多样
科技日报 2021-11-09
南方天文台拍到太阳系42颗最大的小行星
科技日报 2021-10-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