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荷兰确认了首例新冠肺炎病例。一个月后的3月26日,荷兰国家公共卫生与环境研究所发布消息称,荷兰在过去24小时内新增确诊病例1019例,累计确诊7431例;新增死亡78例,累计死亡434例。
荷兰时间3月26日,在荷兰生活了七年的姚岚(化名)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她在荷兰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时,就给孩子停了课,并减少外出,谢绝一切访客。同时,通过华人商会购买了国内使用的抗肺炎中药给全家服用。
出现病例后第一时间给孩子停课
2020年是姚岚到荷兰的第七年。这个春节,是姚岚除生子那年外唯一一次没回中国陪母亲过年。
2月27日前,因担心在国内的母亲,姚岚每天都要刷中国的新闻,给母亲打视频电话询问一下情况。姚岚担心母亲的安危,母亲也同样惦念着在国外的她和外孙。那时的姚母还并不十分担心,因为荷兰一直都没有新冠肺炎病例,直到2月27日晚。
27日晚,荷兰卫生、福利及体育部下设的荷兰公共卫生与环境研究院发布公告称,荷兰于当天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患者近期曾到访意大利伦巴第大区,已被隔离治疗。
荷兰出现确诊病例的消息一经发出,立即引爆了荷兰的华人圈。姚岚告诉北青报记者,整个晚上,她的华人朋友都在讨论荷兰出现新冠肺炎病例的事。“大部分人都是担心的,大家担心荷兰万一控制不好,出现大规模感染怎么办”。
那天晚上,姚岚思量了很久和丈夫决定,从第二天起,直到疫情结束,不再送3岁的儿子去幼儿园。“我其实非常担心,新闻上说,首例患者去过意大利,而在荷兰报告疫情的前一周,刚好是荷兰的一个假期,不少人都去意大利玩。虽然儿子所在幼儿园的孩子不多,但谁知道有没有家长去过意大利。学业和健康,我觉得健康更重要。”姚岚说。
在姚岚给儿子停课后的半个月,3月15日,荷兰当局召开紧急会议后宣布,荷兰全国封锁,关闭学校和日间托育场所。
减少外出拒绝访客 去超市采购败兴而归
在决定给孩子停课的同时,姚岚和丈夫还做了另外的决定,减少全家人不必要的外出,以及谢绝所有的访客。
姚岚告诉北青报记者,为了减少外出,她在疫情发生后几乎一直用网购的方式采购,线下超市仅在疫情刚出现的时候去了一次,却没买到什么“物资”。“像饼干、面包这些防腐剂多,能放很久的食品的货架就像被洗劫了一样”。
随着疫情的暴发,原本方便的网购也变得困难,“订的东西几乎要等一周才能送到,而且购买数量上还有限额。”姚岚说,虽然买东西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是基本的生活还是可以得到满足的。
而谢绝访客则让姚岚的儿子有些不开心,“他有个关系特别好的小伙儿伴,两个人每周都会在一起几天,有时候两家人一起去外边玩。疫情发生以后,那个孩子的妈妈曾经说要把孩子送到我们家,但被我拒绝了。”
华人开始“自救”吃中药预防肺炎
在荷兰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荷兰的华人也变得越来越谨慎。姚岚告诉北青报记者,从三月十几号开始,她身边的华人纷纷开始“自救”。
“我老公是做生意的,在华人商会的群里,有人私下联系了药厂,订购了中国抗击肺炎的中药。”姚岚介绍,最初一批中药冲剂,19.5欧元一包,一包7袋。由于订中药的华人非常多,她本来订购的210包,最终只收到20包。因为第一种预防中药收到的数量远远小于需求,姚岚又订购了另外一种预防中药,但至今也没有收到。
【版权声明】本作品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天琪
编辑/董伟
校对/成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