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抗“疫”人的女神节|生命方舟的摆渡人妈妈:最遗憾的是顾不了孩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3-08 18:53

救护车内的方寸空间,是摆渡生命的“方舟”,有时候承载的是命运流转的重要瞬间。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急救中心护士长郑丹莉已经坚守在这块阵地上两个多月了。

同济医院院前急救中心是一个由33名医生、护士、司机、担架员组成的科室,因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这里的成员有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职责。

今年38岁的护士长郑丹莉,每天忙着病人的安全转运却顾不上陪孩子聊聊天。“我可能是个称职的医务人员,但一定不是个不称职的妈妈。”但她也绝不辜负孩子对自己的“期望”。

防护服一穿近10个小时 一份盒饭撑一天

2019年12月31日,早上9点多,刚刚下夜班的郑丹莉洗了个澡刚准备休息,就接到医院领导电话:“呼吸内科有批量病人需要转运至金银潭医院救治。”

考虑到病毒特点未知、危险性也不可预估,作为有着17年党龄的急救中心护士长,她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带领着大家一起投入了战斗。

到了医院,一些同事已经开始接受培训了,面对未知的病毒,大家都很担心,眼神里透着焦虑。

“这是我第一次穿防护服上救护车,以前从没接触过。”郑丹莉说,起初换上隔离服,只是觉得闷热、呼吸困难、行动不便。隔着隔离服,她能看到的除了白的医院,就是蓝红相间的警灯。

上午10点多,她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转移医院第一例确诊病人,是一位50多岁的老大爷,1米7左右的身高,还挺胖的,是一位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且带有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情况紧急,必须马上转去金银潭医院。

病人全身上下插满了管子,连接着呼吸机和20公斤重的氧气瓶。病人在搬动和转运的过程中,要特别小心以防脱管对他造成危险。三名急救中心成员和病房的同事一起在病房规整好后,将病人慢慢抬起,从病床抬过到担架床上。平地上氧气瓶是有个支架拖着的,但上下车那就得一起抬上去了,氧气瓶要和有病人的担架床同上同下,对于一米六的郑丹莉来说,救护车第一道台阶就有齐膝高,是其中一人在车下帮忙一起托着,帮助另一人抬上车。

在车上,3个人挤在狭小的空间里,郑丹莉负责氧源的连接,插管的固定和观察病情,为病人调整仪器角度。过程中车开得飞快,她们没有过多的交流,只听得见警笛和拐弯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声,小口小口的呼吸着……

转运后,她们进行了消毒,简单吃了两口盒饭,上了趟厕所,又换上了一套新的隔离服。“虽然很珍贵,但因为接下来的病人都是疑似病例,我们要确保不交叉感染。”郑丹莉又投入到下一次转运中。

这些病人都或多或少接触过华南海鲜市场,其中一对夫妻,妻子成为疑似病例。丈夫作为亲密接触人群,虽然没有不适,但也一同被送往金银潭医院进行检查。

妻子在一旁不断自责,她的先生,坐在一旁不断抚摸着她的头发,安慰着。在经历过几次转及运后,郑丹莉不适感早就增加到了闷、颠、晕、雾、作呕……她们强忍着各种不适,一路倾听病人或者家属的诉说,通过安慰和陪伴去安抚病人眼中的着急和恐慌。“我们不像病房的医务人员治病救人,而是在方寸之间,为着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而奔赴。”郑丹莉说。

这一晚,她们将12名病人交接给金银潭医院,已经晚上9点多了,医护人员们穿了近10个小时的防护服,里面的衣服早就湿透了。这一天,她们一口水没喝,靠着中午一份盒饭支撑到了现在。

一天至少200通电话

不论多晚她都为出勤同事留盏灯

回家后孩子们已经睡了,郑丹莉第二天一早,将7岁的女儿和不满3岁的儿子送到老人家。

之后,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光谷院区先后成为定点收治医院,每一次院区改建前腾空病房以及新开病房时的收治,都需要急救中心的参与,每一次的任务都是紧急而繁重。她常常通宵忙碌至日出,她说,“那晚比较早,凌晨三点就结束了。”

为更好地参加战斗,郑丹莉重新规划调整急救中心的布局。在抗疫最艰难的时候,她没有休息一天,二十四小时在线,负责三个院区转运病人的救护车调度和多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同时还要时刻关心科室同伴们的健康状况。

急救中心的办公室不大,只有两部座机和几台电脑,剩下的就是一张大大的行踪白板,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所有医生和车次的出勤记录,此时他们在哪,下一趟任务他们要去哪……郑丹莉都要做到细致,将病人的转运工作按批次分配好,能让同事们有时间脱下隔离服喘口气。

“今天我们只转运了14位病人,还算比较轻松的。”郑丹莉回忆,最忙的时候,她连洗澡、上厕所值班手机也不敢离开身边半步。因为主要负责协调调度安排,电话会比较多,转运高峰期一天近200个电话,一会儿没注意,上午的通话记录就被覆盖了。因为如此,她的嗓子常常是哑的,还会不断咳嗽,有很多次被领导和老师逼着她去做个细致的检查。

急救中心平时工作就做得细,特殊时期更是谨慎应对。最初时,大家对穿脱防护服的流程不太熟练,郑丹莉自己带头反复练习,制定了抗疫时期科室里各项工作流程和制度,以确保科室成员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重大的疫情、繁重的工作,有年轻的同志有些慌乱和紧张,也被她看在眼里,她细心开导和关心,并以身作则当表率,让年轻的同志放下心结,安心投入到了工作。

在她心里,始终盘算着如何确保急救中心每一次任务的圆满完成,每一辆车的安全行驶,每一个人的防护到位,每一次任务结束后洗消工作的落实……每一次出车前,她总是细心指导每一位同志都穿戴好防护用物,仔细检查每一个步骤和细节,确保万无一失,才将大家送上车,目送离开。

无论多晚,她一定等待最后一波伙伴返回、督促他们完成个人洗消后才离开。大家只要看到科室的灯还亮着,就知道护士长一定还等着他们。

有一次完成繁重的转运后,经家人提醒,她才想起2020年02月02日正是自己的生日。

每当路上有救护车经过儿子都会喊“妈妈加油”

事无巨细的她,谁都照顾、什么事都要想到前面,唯独无暇顾及自己的小家,丈夫一直出差在外,临近春节才回家,为了更好地投入战斗,两个孩子也分别送给两边的老人照顾,已有近70天没有见到他们了,今年的春节也因为在值守,也第一次过了一家四口分居四处的除夕夜。

每次只是偶尔通过微信视频进行探望,但每次讲不了两句,工作电话就响了。小儿子会说,“妈妈又要去忙了。”然后嘟着嘴满脸委屈地挂断了电话。

郑丹莉的侄子说,每次视频通话的时候,透过那小小的手机屏幕,都能清晰地看到姑姑鼻梁与脸颊上都有深深的印痕,那是长时间佩戴口罩留下的印记。由于长期熬夜和佩戴护目镜的原因,屏幕前姑姑的眼睛显得格外的突出,原本乌黑亮闪的眼睛布满了红丝。

“很多次,听到弟弟对着屏幕喊妈妈的时候,我都能发觉姑姑疲倦的眼睛里会泛着泪花。”侄子在作文中写道。

女儿也用特殊的方式写给郑丹莉一封信。“妈妈,你和你们科室的叔叔阿姨们是最棒的,我为你们骄傲,我要向你们学习,妈妈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当老人告诉她儿子总爱去阳台玩,每当路上有救护车经过的时候,他都会奶声奶气的喊:“妈妈加油!”,她尽管心疼孩子们的懂事,但更欣慰他们看到了榜样。

“我可能是个称职的医务人员,但一定不是个称职的妈妈。”挂断电话后,郑丹莉又投身到新一天的工作中。

车轮滚滚,作为一名生命之舟的摆渡人,在一次次的运输使命中,她感受着患者的痛苦,也分享着他们战胜病毒的喜悦。无论路程的远近,都在为患者赢得一线生机。对孩子们的愧疚,只能在更努力的工作中弥补,她说绝不能辜负孩子对自己的期望。

文/王浩雄

编辑/白龙

相关阅读
医师节的接力:横跨280公里 搭建重症患者救治“生命航线”
中国新闻网 2023-08-19
郑州机场快速保障医疗急救包机 多方合力完成生命接力
中国新闻网 2023-01-11
一个120站点的新年
解放日报 2023-01-05
上海:跟车前往高危患者家庭挽救更多生命 45名麻醉医生支援120院前急救
解放日报 2022-12-27
上海:急救中心恳请市民 将有限的救护车资源让给急危重症患者
解放日报 2022-12-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