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贫困户地特大学毕业的第三个年头,自己和哥哥经营的复印店生意日渐兴隆、爸爸成为当地的草原管护员、弟弟在扶贫产业园上班……每年约7万元(人民币,下同)的收入让地特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地特从小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特合土乡扣压村长大,巴颜喀拉山脉从西北向东南横贯全县。达日县不仅是三江源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中国四省藏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县共有贫困村1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620户9769人。
记者在地特家中看到,80平方米的新居干净整洁,客厅的茶几上摆满了水果、干果和零食,“我们是2019年搬进来的,当时心情特别激动,连装修都是自己装的,现在用水、用电、用气、用网都很方便。”
地特永远不能忘记曾经的困难生活,“从小我们逐水草而居,靠父亲放牧养活我们弟兄三个。一家人挤在面积不大的帐篷里,没有通电,饮用水需要爸爸去河里舀。冬天的日子最难熬,每天早上起来都能在帐篷内看到一层薄冰。”
同在相同社区居住的贫困户索南才让一人兼数职,养活着六个孩子和一个残疾妻子。“没搬来之前我们住的是帐篷,收入只有挖虫草赚的钱,家里的牛羊也不多。现在通过参加政府组织的挖掘机培训,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
索南才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做草原管护员每年工资21600元;挖虫草一年至少收入1万多;闲暇时在工地上打工一天收入200多元,一年打工收入近1万元;每人每月有220元低保金,一年超2万;草补资金一次性每人给了4900元;妻子还有残疾人补助金。索南才让一家的年收入至少有6万,政府还给他家奖励了一辆三轮拖拉机,用于生产生活。
如今,索南才让的6个孩子中有4个孩子已到适学年龄,“3个孩子在上小学、1个在上幼儿园,学费全免。”
据达日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姜明辉介绍,达日县已将1960户7979人集中搬迁到自然环境相对较好、交通等基础设施便利的县城或乡村居住,全县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得到全面解决。
“现在,牧民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巨大改善,曾经因饮用河水引发的疾病基本消除。同时,牧民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畜牧业来维持生活,而是有了多元化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新生劳动力在旅游、餐饮、娱乐、运输、商贸业等行业就业人员空前增多,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姜明辉说。
据了解,青海藏区六州三分之一的农牧民在县城集中安置,三分之一在乡镇集中安置,三分之一在建设新村集中安置,农牧民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青海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惠及5.2万户20万人。四年集中攻坚任务全面完成,14.55万户、53.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人口如期清零。
文/鲁丹阳
编辑/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