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变化丨为医护摆渡的一万公里:起早贪黑,只想多载几个人
澎湃新闻
2020-02-23 10:45
我叫段晓亮(化名),今年30岁,武汉人。
“封城”当天中午,我就加入了志愿者车队微信群,成为一名车队的司机。因为在这之前,我看到很多医护人员工作的状态,非常心痛,所以我二话不说,出去跑车了。
至今,我也仍然坚持着做志愿者司机,每天接送医护人员、运物资,穿梭于武汉的东南西北,每天跑十几个小时,有时凌晨2点还有医护人员去上班。
每趟接送医护人员,我都想尽量多载几个人,可医护人员的上车点和出发时间都不同,我要保证他们都准时准点到岗,就必须起得很早。那段时间,我每天都挺累的,睡眠不足。同样,运送物资也不轻松。有时候物资抵达的时间很晚,我也经常大半夜的去运货,把物资搬上车,一路开到医院。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次我把一车防护服拉到医院,一位50多岁的医院工作人员走进一看是防护服,高兴极了,连连拍手叫好。这些防护服好像有神奇的魔力,能让一位五旬大爷像个孩子一样,当时我也莫名感动。
随着防控疫情的各项措施逐步落地,武汉市内各方面都逐渐稳定,不乱了。后来,网约车也开始运行,医院也为医护人员就近找了酒店住下。慢慢的,需要车的人就少了。从做志愿者至今,我的车已经开了近一万公里。
疫情对每个家庭的影响都挺大的。对我来说,机场封了,无法回到国外,工作停了,收入也成为我担忧的一部分。疫情结束,我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去上班。
编辑/白龙
相关阅读
Qnews|上海一方舱医院内医护工作者晕倒 热心隔离人员抱起送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07
Qnews|武汉志愿者:给援鄂医护送衣活动近尾声 想请其他志愿者吃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4-07
战“疫”每日观察丨医护人员医疗物资的缺口是怎么补上的
央视新闻 2020-04-05
我在武汉做后勤:每天脑子里只想着一件事——物资
中国新闻网 2020-03-16
图片故事 | 奔忙在武汉雷神山医院的“摆渡人”
新华社 2020-03-09
抗疫故事 | 致敬幕后英雄:跨越3500公里,只为送来生活物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3-04
武汉“逆行”者里的90后面孔
封面新闻 2020-03-03
直击武汉高校隔离点:医护人员的三种角色
中国新闻网 2020-02-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