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都用朴实的文字记录了自己的心路历程。2月18日,本报又收到了来自北医三院的医护人员日记,他们在武汉的第一线,正帮助病人与病魔做抗争。这些日记字字真切,让我们细细品读这场战役中的坚守。
最美的生日礼物是患者出院
作者: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儿科医生 潘维伟
2020.2.18
今天是我38岁生日,来武汉也11天了。
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目前我们所在的病房是新冠病毒肺炎的危重病房,收治危重病50人,其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2人,无创通气4人,绝大多数都需要吸氧。每次上班都是对我体力、精力的挑战,穿着隔离服带着护目镜,干活破费力气。每一个病人都需要安慰,危重病人都需要密切的观察生命体征,病情稍后变化就需要紧急治疗。
在污染病区往往没有一刻能闲下来,50个病人,治疗措施分秒必争,而在在清洁区要不停处理50个医嘱,写病程、记查房,还要随时和污染区里面同事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治疗方案。虽然每次上班特别累,但是当看到病人渴望的眼神和对我们信任的神情,我们继续努力,投入“战”斗。
有一位患者令我印象深刻。他是一个80岁的老爷爷,是我收的第一个病人。刚入院时,他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的症状都很明显。从后来的接触中,我了解到他的老伴在这次疫情中不幸去世,她的女儿也打电话和我聊了许久,让我多关心老人。每次只要我有时间都会和老爷子聊一聊鼓励他。经过精心的治疗,当我看到老爷爷的体温正常,咳嗽和呼吸困难明显好转时,我真是发自内心地高兴。活着真好。女儿在失去妈妈后还有他,老爷爷也还有机会和孙辈们享受天伦之乐。
38岁生日让我终生难忘的是,北医三院援鄂医疗队给二月份生日的队员们集体过生日,今天大家纷纷给我送来了生日祝福,乔杰院长还和我合影留念,这一刻我是幸福的。虽然远在千里不能和家人一起团聚,但是在援鄂医疗队的大家庭里,和你们在一起生活和战斗十分有幸。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有这样一个精彩的回忆,我要特别感谢家里的亲人和单位同事们,是你们的支持我才有了坚强的后盾和力量。
每一次生日就意味着我又长大一岁,我应该变得更自信更成熟。目前对我来讲最大的鼓励是患者病情好转,最美的生日礼物是患者出院。
真心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武汉还是那个樱花缤纷的武汉。
小试牛刀,初战告捷
作者: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老年内科医生 林玉晶
2月9日 武汉
经过紧张有序的准备,北医三院接管的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B11西重症病房于2月8日晚9点正式运行!
为了应对病房初开,大批集中收治患者的压力,医护分组临时调整,每小组都增加人手、以老带新,准备以十足的火力直面即将到来的“患者潮”!
我们小组轮值病房开张后的第二班,行话讲就是3AM-9AM大夜班。照理说,大夜前理应好好休息,养精蓄锐。可是,对于我这个“新兵”而言,失眠是必然的。上午参观时病房还缺的设备和物资到位了没?患者那么多,会不会蜂拥而入?我们的定位是重症病房,这些患者的病情到底有多重啊,能搞定不?武汉话“别担心”、“加油”、“一切都会好的”应该怎么说?哎,不想啦,无论什么情况,just do it就OK!
1:30,闹钟没醒人已醒。简单洗漱,清点物资,2:00,出发!路上也不能闲着,闭目养神?NoNoNo,穿脱防护服的视频不断在大脑播放器中循环播放,毕竟,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别人。
终于到啦!进入病房才发现,自己真是杞人忧天,病房物资已全部就位,负责临床工作的三位领导悉数到场。袁晓宁书记全程监督穿防护服,沈宁副院长负责隔离衣题词和加油打气,葛庆岗队担负“敌前”工作,在污染病房接应我们,简单交班后,带我们一起看病人、查房,随时提醒注意事项。这样一来,萦绕在心头的紧张、忐忑、不安逐渐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有小激动和小兴奋。
前一班病房共收治了10多位患者,其中3位病情较重,上了无创呼吸机,自然也是我们重点关注对象。其他病情较轻患者知道自己已进入了北大医学团队接管的病房,并将全程接受我们的精心诊疗和照护,便心无挂碍,大多已安然入睡。最令人意外的是,我们6个小时的一班竟然连一个新患者也没收!!!要是在以往,我可能会暗自庆幸自己好命,然而这次,却难免有点小失望。本打算跟着程秦(第一批老队员)组长好好学习点实战经验,顺带着向武汉的“新冠肺炎”患者转达一下首都人民的支持和关爱,看来只能等下一班了。
病房巡视、熟悉病历,补充病历文书、修改医嘱、查看血气分析报告、复查心电图……我的武汉第一班就这样在安静祥和中度过了。
然而,我们很清楚,任何松懈都要不得。为了面对即将到来的决战,我们必须枕戈待旦、心无旁骛。
定制版“打工”手册
作者: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老年内科医生 林玉晶
2月16日 武汉 晴
来武汉已9天。连日来天气阴冷、雨雪交加,今天天空终于放晴,索性穿上棉袄,打开窗户,尽情地来了个日光冷气浴。
近些天有些忙碌。随着病房的不断“增员”,各项临床工作也稳步展开,有序进行。
经过1周4个班的锤炼,我们早已熟悉了医嘱、病历系统的使用,更是和“病房小黑”、“清洁区小蓝”(用于污染病房和相对清洁工作区沟通的两部手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值得一提的是,在沈宁副院长和葛庆岗队长的号召下,“老队员”李姝、军红、小超、程秦和新队员田慈、赵志伶等群策群力,为大家量身定制了《B11西打工手册》。这部手册“皮薄馅大”,病房制度、诊疗常规、操作规范、管理流程、常用联系方式等等,简直应有尽有,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指导和便利,有力的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
今天我们小组轮值3PM-9PM下午班。接班时患者总数49人,病危10人。从沈院和葛队的交班中,我们都隐隐感觉到:尽管大家会竭尽全力,但今晚仍可能有人会离开我们。
随着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病房里积压了大批等待复查CT进行病情评估的患者,他们中少部分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治疗方案,大部分则有望因病情好转而顺利转出或直接出院。然而CT室和支助部门早已超负荷运转,即使大家心急如焚,对检查进度也只能望梅止渴。好在危难时刻,医患都能够凝心聚力,相互理解。经反复沟通,最后,由医生按照病情对患者进行排列分组、危重患者由医生陪同先行检查、轻症患者由支助带队集体复查……凡事有条就会不紊,问题经过沟通,终会解决。
为了更为细化的管理病人,我们4位医生分为两组,小包大夫和小史大夫干活麻利,主管占大多数的病重(相对较轻)患者的诊疗,小付大夫有急诊和危重症专业背景,和我一起重点负责病危(更为危重)患者的救治。我们一一对接,“内(病房中)外(工作区)呼应”,外面的医生负责改医嘱、记病程、追化验、整理复查核酸名单、写交班、与家属沟通病情、与相关部门联络等,里面的医生负责巡视病人,调整呼吸机参数等,并通过“病房小黑”和对讲机源源不断地把病人最新的病情变化、血气分析结果、用药情况等各种信息、数据传递出去……
不知不觉中,又一个6小时过去了,该交班了。与第一次交班相比,今天的交班仍然紧张忙碌,但已不再慌乱,交班记录按时、准确、明晰地呈现在电子版上,共同的职责我们会尽量多分担,以减轻下一班负担。如今的我们,几经磨砺,已逐渐熟悉病房工作内容,并懂得分工协作,相互取长补短。
另一件值得欣慰的事,13床、33床及37床3个危重患者都还在,相对平稳。期间,33床的老伴和儿子前后两次打来电话询问病情,他们对家人的关爱、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和感激以及对自己情感的克制,都令我深深感动。
这场疫情,让我更加深切地理解了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医者的作用,有时会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作者: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急诊科医生付源伟
2月17日
今天是来武汉的第10天,隔离病房的各项工作逐步步入正轨,截止到昨日,病房里一共收治了49名患者,其中危重患者10人,重症患者39人,有创通气2人,无创通气3人,每个班大夫护士有限,工作量还是很大的。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往往病情进展迅速,近期重症与危重症患者明显增多,很多需要高流量氧疗,无创通气甚至气管插管有创通气,作为急诊科医师的我有重症患者救治经验,因此也责无旁贷的承担起了危重患者的管理。
接班之后,我与血液科包芳医师就进入了隔离病房,在6小时里,对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针对性的调整呼吸机参数,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等,这些在急诊抢救室很熟悉的操作,在穿上厚重的防护装备后显得十分笨拙,每一个动作都需要付出双倍的体力。特别是出现严重ARDS的13床和37床,我清楚的记得他们从来的时候面罩吸氧,到无创通气,再到有创通气氧合都无法达标,病情进展出乎意料。而比疾病本身更困难的是面对焦急的家属,“医生,我的爸爸好点了吗?”,作为医生,我多么希望每一个病人都能转危为安,他们是谁的爱人,又是谁的父母,他们都是各自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相信,随着集中隔离救治的进一步推进,疫情很快会有控制的一天。今日的武汉阳光明媚,格外温暖。
婚礼延期,爱未缺席
作者: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骨科护士 孙立佳
今天是来武汉支援的第六天,已经顺利参与到一线的工作当中了!
记得临出发的前几天,爸爸妈妈还在跟我们讨论3月29号的婚礼要不要延期,妈妈说:“医疗队佳佳自己报名了,随时都可能要去支援,咱们提前做好延期准备吧!”2月6号下午4点半左右,突然接到护士长的电话:随时待命准备去武汉支援。挂掉电话,我得小心脏砰砰砰地跳了一会,有点激动但没有惧怕,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我能够走到第一线发挥自己的力量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告诉了爸爸妈妈和男友,虽然有心理准备但他们仍然觉得特别突然,对我有不舍、有担心、有期盼,我更知道亲人给予我的更多的是支持和力量,鼓舞着我完成任务顺利凯旋!
当日17:30我赶到到医院参加了院里和科里培训动员会,医院领导和科室的领导同事们冒着大雪为我们送行,挥手告别间,我突然间觉得有些感慨,我是一平凡的护理工作者,就这样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我成为了一名“逆行者”,我将和我亲爱的同事们一起,带着领导们的嘱托和家人的祝福践行“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誓言!
2月7号下午我们到达了武汉,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武汉,是为了参与到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我倍感荣幸和自豪。
经过严格的培训和反复的练习,2月9号下午我终于进入到工作岗位了,有点儿紧张,是对第一次参与的未知领域的紧张,但更多的是进入隔离区前有条不紊的准备工作!王丽医生是这里前辈,大家亲切的称呼她为“王妈妈”。准备进入病区王妈妈协助我穿好防护服后很自然的俯身帮我固定鞋套,看到她蹲下的身影,我突然一点儿都不紧张了,感觉亲切而温暖,也更加坚定了我服务患者战胜疾病的决心!我会要全力以赴,完成好工作任务,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回家!
深呼吸,我准备好了!穿过5道门,踏入战场,开始战斗!
进入病房后,呼叫器不停地响着,工作在繁琐且有序的开展着……这时,一位老大爷叫住了我:“小姑娘,你看你眼镜上都是水珠,可要小心点别摔倒了!”我心中一暖,眼圈不禁有点儿红了。
2月10日,是我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日子。我将向党员同事们学习,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恪守职责、坚定信念,共同抗击疫情!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因为我们队里的大部分人都不是感染科护士,所以我们会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2月12日,第二次进入病房,通过反复的练习我已经很熟练了。工作量很大,治疗、有生活护理、呼吸机、监护记录等等,我们配合默契,北医三院的培养和多年的护理经验给了我们足够的底气,这些都潜移默化的融入了我们的工作细节中,看到管路就想给患者好好固定;看到患者需要生活护理就马上会做出反应给予帮助……
在为一个患者更换换液体的时候,他说:“留置针的地方有一些疼,姑娘你帮我看一下。”我慢慢卷起他的衣袖,仔细检查了留置针没有问题并跟他解释可能是液体有些凉,帮他调慢一点,并说“如果有不舒服,随时叫我们”,他笑着说了一句:“谢谢你姑娘,我好久都没有笑过了,这是得病以后第一次笑,你让我觉得很安心。”
在支援的院区中有一块碑石上面写着:生命之托,重于泰山。我想:自己不仅仅是一名抗疫护士,也是他们生命的希望!我一定尽全力为帮助更多的武汉肺炎患者早日康复做出自己的贡献!
下班后大家都说真的很感谢北医三院的培养,在院里上班时没有没什么感觉,一旦出来在非常时期执行任务,我们才深切的认识到那些的习惯在工作中能够让我们准确、高效的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对患者的心理照护同样重要。
白班•故事
作者: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肿瘤放疗科护士 马骏
2020年2月17日 武汉 晴
今天我们是白班。目前病房有49名患者,有病危,有病重,插管上呼吸机2人,无创呼吸机支持3人。
我今天的工作重点仍然是护理上呼吸机病危患者。有一名老大爷,已经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了一段时间了,我对他印象很深刻,因为刚开始上机的时候他特别不配合,总是摘下呼吸机面罩,后来在我们一遍遍的劝说解释下,老大爷越来越遵从医嘱了,努力地配合着我们的治疗。今天我和ICU的护士张连起一起,带着老大爷做了好几次的踝泵练习,这是一种脚踝关节的活动练习,目的是为了预防长期卧床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减少下肢肌肉力量的丧失;大爷特别配合地完成了这项练习。
还有一名无创呼吸机患者病情更重,接班以后发现他一晚上没有排便,仔细查体,发现膀胱已经涨到了耻骨上方,经联系同济医院的泌尿外科大夫会诊,为他进行了导尿。同时口鼻中的大量分泌物,口鼻周围压疮都需要我们细致护理,减轻他的痛苦。护理过程必须迅速,患者不能长时间脱离呼吸机支持,否则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对于插管上呼吸机的患者,更需要我们合力翻身排痰,减少压疮,才能利于肺功能的恢复。
我们知道,这些护理操作都需要和患者近距离接触,非常危险,但责任使然。既然来到武汉抗疫,就不是简简单单喊喊口号;既然来抗疫,就要对得起这些患者,也要对得起领导们对我们的信任,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今天武汉是个大晴天,一扫多日的阴霾,在下班的路上,望着武汉那湛蓝的天,望着自己第一次见到的长江,我想,在武汉恢复她本来的面貌之后,我一定会再来好好看看她。
十二天,七重味
作者: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综合外科护士 李建君
来武汉12天,我的喜“怒”忧思悲恐惊。
喜:要说喜有很多,喜悦惊喜这几天无处不在。30床吴老师是一个超声科医生。从刚来当天的心梗 到病情危重的无创呼吸机治疗 再到现在的面罩吸氧逐渐向下递减的氧流量,从他身上看到了坚强乐观与希望。等送他出院的那一刻我想我们都会是喜悦无限。
“怒”的一面:这12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从驻地贴心的服务、队员们的相互照顾,到暖心的大巴车上,再到紧张忙碌的病区里同事们的默契配合。“怒”自己成长还不够迅速。还应该再多努力一点儿,让病患更加的减少痛苦,早些出院回家。
忧的一天:记忆最深刻的应该是得到通知的那天和出发的那天,我的微信一下就炸了,家人,同事,朋友,领导们都发来了慰问,手机只剩20%的电量,我只好简短的回复“没问题,请放心!”2月6号北京大雪,郝老师刚下班到家听闻我要去武汉,马上又开车从家赶来 给我送了很多生活用品,和嘱托。还有闫妹妹的暖心创可贴,这对于手容易受伤的我帮了大忙!李健老师 王剑老师更是像送别亲妹妹一样,你们细致的提醒和不舍的眼神 让我永生难忘。我来武汉已经12天了一切安好,也不知道你们的担忧少点了没?希望你们放心 这样我也会安心。
思念的傍晚:我是巨蟹座姑娘,暖心顾家是我们巨蟹座的标签吧。来武汉最怕看到傍晚的夕阳,总会让我想起家乡。昨天妈妈告诉我北京300多例了,心里顿时一紧,也不知道这些确诊病例都离我家近不近?没有我的提醒家人们做没做到勤洗手?想你们,想我的大北京。
悲伤的一个清晨:昨天下夜班,白天没睡着,晚上早早就睡下了,清晨醒来看到群里说33床昨天去世了。33床是一个老大爷,有些焦虑。希望您去了天堂可以平静呼吸,有很多乐观开心的小天使陪伴您天堂没有病痛!
恐惧的病区:很荣幸可以作为开展病区第一天工作的医疗队的一员。但第一次进入病区也是很紧张,很害怕。看到第一个病人的时候恐惧到不敢跟他们多说话。事实证明,我多虑了。
病人的每一句谢谢都是我们工作的动力。虽然病魔是可怕的,但是我们医患一心 我相信我们的战疫终点不会远了!
惊喜与感动并存:其实大家从网络上电视上总能看到一线医护工作者的报道,我们是多么的辛苦多么的不容易。其实我想说辛苦的不止是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在驻地每天吃的菜和肉,还有我们穿的防护服,带的护目镜。很多都是四面八方的捐赠。出发那天出来的仓促,没有带厚衣服,武汉前两天又下了冰雹和大雪,雪还没有融化,捐赠的羽绒服已经到了。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这样的惊喜和感动每天都在发生着。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我坚信我们的战争胜利之日不远了!
呼吸机发出报警!我这样做
作者: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骨科护士 梅雅男
2020年2月16日,武汉,大雪。
不知不觉已经来武汉一星期了,病房里的工作也都熟悉了。但是今天上班,是我第一次在隔离病房护理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的病人。气管插管后的呼吸道护理工作本来就属于高危操作,插管上机后的工作量也很大,危险系数高,上班之前心里还是很忐忑。接班后病人的血氧不太好,心率很快,血压很低,马上叫大夫,遵医嘱配药,推药,大剂量静脉补液,每分钟测血压,在肾上腺素和力月西交替静推的情况下,病人的血压心率趋于平稳,根据医嘱调整合适的剂量静脉泵入。
刚想停下来喘口气,呼吸机报警,一位患者出现气道压力阻塞。检查管路,需要倾倒管路里的废水,这个动作非常危险,当我打开储水罐的时候,管路就不密闭了,呼吸机给气的时候会从这里漏气从而产生气溶胶,但是如果水不倒,对病人也是非常危险,我立刻打开储水罐,快速倾倒废水并装好,一气呵成!看着呼吸机再次正常运作,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我感到幸福。虽然你现在用镇静剂听不到我说的话,但是我还想对你说:加油!你一定能够挺过去的!
第一次护理有创呼吸机的新冠病人,内心真是一种挑战!还好,我通过自己扎实的经验顺利完成了本班工作。
作为一名一线医务人员,我们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治患者。
ICU人在武汉—把麦兜精神在隔离病房延续
作者: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危重医学科护士 徐阳
来武汉近十天,今晚又是值夜班,前几日还是漫天雪花,今天武汉已是朗朗晴空。
我是来自于ICU的男护士,大家都叫我麦兜,珍惜现在、朴直性格是我十多年工作作风。北医三院开拓了新的隔离病房,我爱我的病人,我希望把麦兜精神延续。
在我们病区,都是危重病人,这就更需要我们ICU人挺身而出,发挥特长。除了日常输液,抽血留化验,监测生命体征外,我还重点巡视了病危的九个病人,评估了生命体征,检查呼吸机参数,病人身上的各种管路以及皮肤等情况。并且细心指导了同组没有护理过危重病人的同事如何看护危重病人,告知哪些情况需要重点关注,大家齐心协力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晨起巡视的时候,我发现有几个病情相对较轻的病人可能有些焦虑吧,没有休息好。停下来,与他们聊一聊,耐心做着心理疏导,直到他们紧张情绪得到缓解。
病人纷纷向我竖起了大拇指,对我的工作表示肯定。
其实,在这座城市里,在疫情面前,我很佩服那些为了避免疫情蔓延隔离在家的人们,那些坚守在各个工作岗位的人们,那些慷慨捐赠奉献爱心的人们,还有那些在与疾病抗争的人们!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感恩辅助医疗队的每一个人,为我们护航的乘务人员,护送我们上下班的司机师傅,照顾我们三餐的厨师师傅,帮助我们工作的同济老师,配合我们治疗护理的各位患者,等等等等。虽然大家交流甚少,但是仅仅只言片语的贴心的话,心里温暖至极!
相信疫情很快就会结束,那时,军功章上有所有人的荣誉!
ICU人在武汉—我是一名危重症护理老兵
作者: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危重医学科护士 朱正财
忙碌的夜班后,一觉醒来晴空万里无云,丝毫看不出前几日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的样子……
经历了昨夜新病房首例插管上机的重症病人看护后,我仿佛回到了北医三院监护室忙碌有序的工作中,忘却了时间……作为一个从事重症护理工作近13年的老兵,哪里有重症,都会义不容辞的冲到第一线。
事无巨细地交接班,是看优质护重病人的前提。病情、管路、皮肤、心理、药品、治疗、特殊情况……措施等仔仔细细对接后,着手开始工作……发现病人没有大护理垫,我把现有的长条小垫三个贴在一起,做一些更实用方形垫,给病人用;没有喝水的纸杯子,我把病人暖壶盖洗干净,作为鼻饲口服药用;没有正规翻身垫,我用长条软枕折叠后做成改良版翻身垫,这样能更容易给病人侧翻90度;没有可延长的多功能治疗床,我们自制可移动脚垫,齐心协力将病人抬起,把病人双脚和床尾分离,防止足下垂与足压疮。从胃管、尿管到气管插管,从口服药、静脉药到微量泵药物,点滴细节中,我们的护理工作科学规范、平稳有序。
我觉得重症护理工作并不复杂,它只是一个又一个的微小细节组合而成,就如同水滴积累多了才能汇聚成一片汪洋大海……
忙碌中忘了时间,下班后漫天的飞雪再次不期而遇,雪花拂面的感觉很清新,让我感觉慢长的黑夜就要过去,崭新的晴天就要来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