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壹现场|“我想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三个项目让他们重识自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1-07 20:49

“我想改,我想堂堂正正工作,我想看着女儿成长……”

“我想改,我想像正常人一样上下班,我不想孩子恨我……”

1月7日上午,北京市监狱、团河教育矫治所、新安教育矫治所被授牌成为孵化基地,同时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经史合参、愤怒控制、积极行为养成这三个项目帮助在押人员积极改造、面对未来。

刘某几年前因多次扒窃被判入狱服刑,起初称被抓前吞针,不服从管教,经常耍赖,嚷嚷着肚子疼,常以自己身体健康要挟狱警。在监狱方面审批过医药费后,他竟又改口不愿意手术,想要把医药费折现成生活费,摆出了一副“碰瓷”的样子。

但谁能想到他在一番疏导后,竟然会说出上面那些话,积极配合改造,甚至主动要求参加课程。

1月7日上午,北京市监狱、团河教育矫治所、新安教育矫治所被授牌成为孵化基地,开展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经史合参、愤怒控制、积极行为养成这三个改造(戒治)项目的人才培训工作。这三个改造(戒治)项目各有针对性,或对照国学文化促进在押人员内省,或帮助暴力犯学会控制情绪,或激发在押人员的改造积极性和行动力。

提到北京市监狱戒毒系统的改造(戒治)项目,最出名的莫过于内视观想项目,该项目通过连续七日密闭式思考,引导在押人员感恩亲情、换位思考、常思己过,被司法部确立为“中国罪犯关键性矫治技术”,北京市监狱作为内视观想孵化基地,已帮助新疆、河北、四川、安徽等全国8省市12个监所开展项目和培训民警。

据悉,此次被确定孵化的三个项目也是改造(戒治)项目的典型代表,且各具特点。

经史合参项目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让在押人员对照国学经典,寻找差距,促进自省,知行合一。被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确定为“文化改造国学教育方法创新研究”课题。

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将经史合参项目运用于涉毒人员,有效排解了不良情绪,修复了亲情关系。

愤怒控制项目着眼于暴力犯冲动攻击行为,进行情绪引导和自控练习,获批为北京市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数据表明,530余名参与罪犯的攻击性和冲动性显著下降,自控能力大幅提高。

积极行为养成项目针对在押人员改造动力不足的现状,采用课程与团体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多措并举激发改造动机,215名参与者的行动力有所增强。

据监狱局民警李刚介绍,积极行为养成项目就是根据在押人员心理分为4个阶段,懵懂期、思考期、准备期和行动期,就是从想不想改、能不能改、会不会改到开始改入手,一步一步引导在押人员,从“要我改变”转化为“我要改变”。

据北京市监狱局透露,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司法部“五大改造”工作要求,践行“一四五四”北京行动纲领,实现改造效能领先目标,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遵循循证矫正理念,聚焦改造需求和犯因性因素,结合所管人员实际,不断引进和开发改造(戒治)项目,促进教育转型升级,切实提高改造质量,形成了一批科学性、规范化、可操作、易推广的项目并加以实践。

截至2019年底,全局共实践改造(戒治)项目30余个,初步形成了面向多种犯罪类型、覆盖不同改造阶段、采用多元矫治技术的项目。

其中,内视观想、经史合参、愤怒控制和积极行为养成就是成熟项目的典型代表。

在这些项目的研发与开展过程中,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积极引入外脑,目前,全局各监所与21家高校和社会专业机构开展合作,在项目设计、实操技能、结果评估等方面获得了专业支持。

会上,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亚东还为8名社会专家颁发了聘书。

文/王浩雄

编辑/白龙

相关阅读
北京市司法局评选出311名“三型人才” 其中38人已入选国家级或省部级专家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31
首都监狱戒毒系统连续26年实现监管安全稳定目标 连续27年遣送安全无事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01
5年来北京监狱局开展23个创业培训项目 帮8625名服刑人员取得职业技术证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01
Qing听丨从吸毒者到助人者 “不想他们跟我走一样的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25
警探号丨2021年北京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操守率64.3%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