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高校思政工作重在提质增效
光明网 2019-12-28 14:00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宗旨目标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我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提升思政工作质量,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是教育大国迈进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更是高校立德树人成效的检验标准。

聚焦立德树人,打造教育强国时代新坐标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教育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强大起来的。我们党历来重视人才培养,自建设时期“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改革开放中“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到今天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立德树人在教育强国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日益突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校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为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和知识贡献。高等教育要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高质量高等教育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高校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初心使命记在心中、抗在肩上,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先导性、全局性、战略性和优先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内生动力和新生力量,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在思政教育中增强实效,切实解决好师生对祖国人民的感情、对人类社会的责任、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统一育人育才,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高校要把师生党支部建在学科专业上,引领同心同向的思政体系、品学兼修的教学体系、追求卓越的学科体系、润物无声的教材体系、知行合一的管理体系,共同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和高质量治理体系。

一是推进育人育才一体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育人育才相统一重在德才兼备、又红又专,促进德智体美劳诸要素融合贯通、同频共振。高校要建立育人育才一体化标准,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在政治武装上,坚持红色思想引领、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阵地建设、红色头雁领飞和红色细胞培育;在学术卓越上,追求专业理论扎实、专业基础宽厚、专业技能过硬、专业素养全面、专业情怀深厚和专业视野开阔;在本领训练上,强化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在情感教育上,彰显忠心献给祖国、初心献给党和人民、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和信心留给自己。

二是筑牢多级联动体制。育人在学校,育才在社会。统筹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势能向育人动能转化,实现行政区域、行业产业、高等院校、专业院系互联互动,宏观中观微观“一盘棋”。从省市区域宏观层面,形成育人体系、内涵、渠道、载体、环境、能力的一体化;从学校中观层面,掌握供给侧特点,盘活学校育人各领域环节;从院系微观层面,释放学科专业特质,聚焦微观育人元素、育人逻辑;从行业产业宏观方面,把脉需求侧规律,围绕高质量经济发展,做实学生学以致用的终端。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一体化育人体制,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满足行业产业实际需求、符合高校办学定位特色、顺应专业规律学科前沿。

三是创新协同育人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高校要以教师学生为重要群体,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为育人网络、以人才、团队、成果、平台为质量标准、以德智体美劳为教育要素,高质量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探索党建领校、以史铭校、学术立校、特色建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开放活校和依法治校的治理体系,形成教书、科研、实践、管理、服务、文化和组织一体化育人机制。

深化“三全育人”,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能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战略工程。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吹响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革命的先锋号。高校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把立德树人理念要求内化到学校建设管理,体系化设计、整体性推进、协同化作战。破除束缚“三全育人”的体制机制障碍,根除思想政治工作的盲点断点,做到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人人育人。

一是打造全员育人共同体,汇聚“多维育人”动力源。号召党政管理干部、专任教师、辅导员、教辅和后勤服务人员,涵养立德树人意识和责任,自觉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立足教师与学生、资源与制度、管理与改革,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党政工团齐抓共治、师生员工充分参与的育人格局。激励教职员工由“经师”向“人师”转换,尽育人之责、出育人之效。贯通本硕博培养,及时发现问题、找准症结、精准施策,锤炼育人为本、健康向上的师生学术共同体,产出实实在在的育人成效。

二是畅通全过程育人动态链,打通“精准育人”最后一公里。立德树人是全要素、全链条、全时段的动态教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贯穿教师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融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各环节。加强学生“进、管、出”环节,实行学籍、团籍、党籍、国籍一体化教育管理。注重主课堂主阵地育人,从思政课到专业课、必修课到选修课、主修学科到辅修专业、单一专业到学科交叉,让学生好学乐学、学有专攻;把握本硕博成长规律成才需求,形成知识、能力与价值观链条,创新内容为王的育人载体,构建学校管治与学生自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采取组织推动与个人主动、组织植入与个人融入的方式,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

三是构筑全方位育人生态圈,完善“立体育人”新格局。学校与家庭、社会共同演绎协同育人,强化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校内校外育人内容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网络课堂与社会课堂无缝衔接。开发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校校、校所、校企、校地等战略合作联盟,推进政产学研用实质合作一体化育人。注重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唤醒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回归育人本色,鼓励学生在科研中深化学习、在社会服务中奉献、在文化传承创新中担当、在国际交流合作中自信。涵养育人文化,讲好育人故事,每面墙都有育人典故,每个器物都有育才功能,充分彰显校园建筑、一草一木的教育功能。

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李素矿

图源/百度图片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将“六个必须坚持”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金钥匙”
光明日报 2024-02-13
北京高校实施新生教育“六大行动”
北京日报 2023-09-16
全面认识和把握教育的根本问题
光明日报 2023-08-14
韩俊在督导调研高校主题教育时强调 以高质量主题教育推动高校高水平发展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2023-07-05
立德树人 铸魂育人
人民日报 2023-06-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