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教育类谣言需家校协同
中国教育报 2019-12-27 10:37

俗话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不得不说,互联网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让谣言“跑”得更快。在媒体评选的2019年十大谣言中,也有诸如“量子波动速读”可1分钟阅读10万字、青少年近视可以被治愈等教育类谣言,这为人们提高教育素养、科学育儿敲响了警钟。

在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各种来源不明、真真假假的信息可谓“泥沙俱下”,每个人都有必要增强对谣言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教育领域也同样如此。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能够准确辨别各类林林总总的教育类信息,避免被谣言误导,可以说是提升社会教育素养不容或缺的一环。

对家长而言,在巨量的信息面前,做到不偏听偏信,既可以避免上当受骗、少花冤枉钱,也能够让孩子的成长少走弯路。要知道,时下教育领域中的不少谣言并非凭空出现的,而往往带着精准的利益围猎目的。就以这次入选的两大谣言为例,宣扬近视可以治愈的,恰恰就是那些来路不明的视力矫正机构和商家。它们所推出的诸如“近视治愈”“近视康复”“近视克星”等概念,就是为了迎合一些家长对孩子视力下降的焦虑。而所谓“量子波动速读”,与真正的量子科学没半毛钱关系,不过是“蒙眼识字”式培训骗局的变种。说到底就是蹭热点、炮制新的噱头忽悠家长埋单。由此也可以看出,强调家长要增加对谣言的抵抗力,并不是什么虚谈,而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与自身和孩子的利益息息相关。

家长要学会在纷繁杂乱的信息中识别谣言,可能离不开必要的防备心理,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但从根本上说,它更需要家长对教育规律有足够的尊重,保持基本的教育“定力”,不轻易被各种不明的信息“带节奏”。某种程度上说,时下不少家长的教育焦虑,不小程度上是受各类似是而非的教育信息的蛊惑。家长要避免“听风就是雨”,首先还是应该对孩子的成长抱持更多的平常心,并依据自身和家庭的实际情况,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而不是盲目跟随大流乃至纯粹受攀比心理驱动;其次也需要克制功利化的教育心态,如果总想着让孩子找到某种捷径就能成功,往往很容易被各种谣言击中——那些相信“量子波动速读”的家长,与其说是不懂科学,不如说是在某种功利化的教育心态中丧失了理性。

当然,面对各路教育类谣言及一些备受争议的信息,只靠家长个人提高教育素养,是远远不够的。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家长,有必要建立某种密切的信息同盟关系。比如,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于一些热点传言、谣言要及时作出回应,就完全可以减少家长盲信的可能性。在这方面,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对教育类信息的判断上是有专业优势的。另外,学校和家长之间也可以多就一些相关话题展开互动交流,这既能够增加家校之间的互动互信,也利于双方增进教育共识,共同抵制一些谣言的影响。

不过,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谣言的衍生和传播路径,其实有很大的趋同性。教育类谣言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警惕、识别,与其他谣言有着共通性。在现实中,没必要刻意突出到底是哪类谣言,只要真正做到不盲从、盲信,学会在巨大的信息洪流中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相信都能够少受谣言的蛊惑,谣言的生存空间也就自然小了。而在教育的角度,不仅家长、教师需要有对谣言的免疫力,还有必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让孩子从小学会如何在信息过剩的时代学习、生存。

文/朱昌俊

绘/薛红伟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150元查4次成绩?低质教育类App随“智慧校园”泛滥成灾
新华每日电讯 2021-04-28
“全脑开发”重出江湖:别再让神童闹剧重现
中国青年报 2020-08-20
全脑开发缘何成了“打不死的小强”
北京青年报 2020-08-18
改头换面 量子速读课仍在忽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1-18
Qnews|“量子波动速读”被严查 部分店家“转地下”改头换面卖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1-17
关!停!封!这些培训机构凉凉,你还在相信“全脑教育”吗
科技日报 2020-01-17
违规开展“量子波动速读”等培训 5家校外机构被点名
中新经纬 2020-01-16
Qnews|教育部通报查处“量子波动速读”等违规校外培训机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1-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