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日本法官的那些事
北京青年报 2019-12-21 09:00

2bt1_b-8.jpg

《法官因何错判》一书的作者秋山贤三先生,身份有些特殊:他从1967年起,曾先后于横滨、东京、德岛地方法院以及东京高等法院担任法官,25年后,即在他51岁时辞去了法官职务,加入东京律师协会当了一名律师,他为许多冤案事件辩护,并最终成为日本知名的冤案问题专家。在该书中,除了分析法官错判而导致冤案发生的原因外,他还以自己从业的经历和经验,介绍了日本法官的日常生活,为我们展示了法律从业者的“他国”样态。

究竟以多大年龄任职法官较为合适?秋山先生在书中很关注这个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在日本,一个人通过司法考试,并在司法研修所经过两年(现在是一年半)的司法修习之后,如果被最高法院评价为称职,就可以担任助理法官。秋山先生以他自己为例,讲述他参加“司考”及入职法院的心路历程。据他说,在东京大学法学部学习期间,他对自身的法学资质并不自信,身边也没有一个法曹(律师、检察官、法官统称为“法曹三者”)相关人员,印象中的律师就是“有钱人的化身”,而法官与检察官又散发出强烈的权力味道。同时,他也没觉得法律学习多么有趣,所以读书时“就净搜罗古典和通俗小说来读”了。可是到了1963年大四的毕业季,身边的朋友们都进了大银行或政府机关工作后,他自己的工作却没有着落。因自觉愧对乡下的家人,他才“最终用排除法作出了挑战司法考试的决定”。1964年,他顺利通过司法考试,经过两年司法研修所的修习后,于1967年起入职法院,担任助理法官。

在法院充任法官助理的,都是像秋山这样二十五岁上下的年轻人。他们都很“优秀”:通常是应届考入名校,在校期间便通过司法考试,经过研修所的修习后,成为助理法官。可问题是,一个优秀法官的资质仅靠“纸上优秀”是远远不够的,优秀法官所需要的“社会性、洞察力以及关爱弱者等资质”,则是无法“考”出来的。这些缺乏实际社会经验的年轻助理法官,却要去做对被告来说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的“判断”与“评价”工作,其能力、威望与公信力就难免让人担忧。因此,在日本社会上也有一种强烈的呼声,倡导应从律师等法律界人士中挑选至少有十年以上实务经验的优秀者来担任法官。

在日本法院似乎也存在“案多人少”的矛盾。秋山先生在书中分析日本大城市里的法官,日常人均负担250到300起民事案件,这就要求他们每月要处理完20到25起案件。按照惯例,法官一周要开庭三天,一个月就是十二天左右,一个开庭日则必须处理25起案件,这就意味着在开庭日前一天,法官必须阅读25起案件的卷宗,以做好备忘的确认工作。如果每个案件的双方当事人都请了律师,那么在开庭当日,法官一天中就等于要见50名律师,并与他们讨论沟通。在这样的工作压力下,法官们甚少有闲暇的时候,他们的日常只能埋头于阅读卷宗或撰写判决书,“法官最大的负担就是判决书,判决书多半都是法官在家起草。”而要在宣判日期前顺利完成判决书并宣读判决则格外艰难,“不少法官在生活中日日被判决书催逼”。

除了日常的工作外,日本的法院也会制作每个月新受理案件、结案数量的“案件处理表”,谁勤快,谁偷懒,一目了然,工作进展顺利的部门与工作堆积如山的部门,形成了鲜明对比。秋山先生说这些“表”会无形中加重法官的负担,因为大家都很在意那个“表”上的数字,其结果是使得大家都“不顾一切”地提高处理案件的数量。只是那些“细致处理案件的法官”,会因认真研磨而使案件一拖再拖,这类法官在职务评价中无疑是要“吃亏”的。

看到日本法官的这种生活日常,相信我们也会心有戚戚焉。说到当下我国司法中存在的问题,“案多人少”的矛盾可谓首当其冲。法官几乎在每个工作日都要正常开庭,开庭前的阅卷与开庭后判决书的撰写,只能利用晚上或周六周日的时间,周末加班几乎成了常态。在这样的压力下,再加上责任终身制的紧箍咒一念,致使法官的职业越来越缺乏吸引力。

秋山先生谈到他在转行律师之后,对法官与律师工作的认识,他认为共同点是二者都是从事法律工作的。不同点则体现在工作方式上:法官总是保持一个“等待的姿态”,因为他只需评论或评判当事者的材料是否“美味”即可;律师则不然,他们需要亲自前往事发现场,要全力以赴,分析第一手材料并呈交法院,令法官信服。在从事律师工作后的秋山先生,充分体会到了“审判席的高度”,它造成了法官与被告之间距离的遥远,也使法官习惯性地俯视被告,进而缺乏作为生活中一常人站在底层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的视角。他认为,法官若能低姿态地换位思考,案件“错判”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法官因何错判》虽然说的是日本法官的事,但其背后的法理却是相通的,把异邦的经验与反思“拿来”,也可为司法改革的路径选择提供一种借鉴。

文/马建红(法学博士)

漫画/陈彬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英语专八的朝阳法院女法官:为参与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倍感荣幸和自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0
“法庭”里的法治课
中国青年报 2023-12-13
青年法官朱骏:“极客”法官法宝多 数“智”优化营商环境
中国新闻网 2023-03-13
Qnews|成都一法官法庭上称原告说话太快像“放屁” 法院通报:对法官停职处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22
对话国内“律师转任法官第一人”:建议引入“聘用制”吸引更多优秀律师当法官和检察官
南方都市报 2022-09-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