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日军情协定“起死回生”,双边关系出现转机?
中国新闻网 2019-11-23 14:29

中新社首尔11月22日电 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简称《协定》)在最后一刻“起死回生”,陷入冰点的韩日关系似乎出现一线转机。

韩日于2016年11月23日签署《协定》,有效期一年;除非一方反对,否则期满自动延长。自7月韩日陷入贸易摩擦后,韩方8月宣布“不再续签”。

资料图片:韩国总统文在寅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韩方主要观点为,受韩国大法院对“强征劳工索赔案”判决影响,日本采取对韩出口管制是“经济报复”,令两国安保合作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韩国总理、青瓦台等称,日方撤销管制是重谈《协定》前提。但日本认为,续签《协定》与日本加强对韩出口管制是“两码事”。

三个多月来,韩日首脑、军方、外交部等举行多轮磋商,但均因分歧巨大不欢而散。

22日晚,在《协定》到期前数小时,韩日态度出现重大转变。韩国总统府青瓦台举行发布会称,暂不终止《协定》。日本经济产业省同期召开发布会称,将与韩国就出口管制问题进行对话,重新核查限制对韩出口产品目录等。

此次韩日相互“让步”,被舆论视为“避免了最坏情况”。

《协定》持续有效,意味着“经济战”未升级,双方可继续共享军情。据媒体报道,基于该《协定》,韩国可借助日本卫星获取“朝鲜潜艇基地、弹道导弹基地”等信息,而日本能得到韩国处于“秘密”级的人工情报等。

自韩日陷入贸易摩擦以来,韩国深受“被锁喉”之痛。日本限制对韩出口材料,主要包括氟聚酰亚胺、高纯度氟化氢等,是芯片等产业的重要原材料。据韩国KBS电视台援引韩方人士表态称,韩日将进行工作层磋商,包括重新开放可享受贸易便利的“白色清单”等。有分析指出,若日本放松出口管制,韩国产业界将“大松气”。

更重要的是,《协定》延期或许让不断降温的韩日关系出现某种程度的转机。

这份韩日自1945年后签署的首个军事协定,被视为“有强烈象征意义”,代表“韩日深化军事合作”等。舆论普遍认为,若《协定》终止,将致韩日关系持续恶化。

22日,韩日双方表态积极。韩方称,在韩日磋商期间,将暂停针对日本限制出口管制一事,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申诉。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晚也表示,日韩保持对话与合作很重要。

不过,双方“重修旧好”仍路漫漫而修远。

当前,韩日民间对立情绪仍持续。自今年7月来,韩国反日情绪高涨。数据显示,逾八成韩国民众支持“抵制日货”,日本产品在韩销量大幅下滑,如10月在韩新登记日系车同比骤减58.4%。日本民众也在网络上爆发反韩情绪。

韩方当天表态也暗含玄机:非“正式续签”而是“暂不终止”。《韩民族日报》援引青瓦台高层人士表态称,韩国政府将以国家利益为原则进行外交谈判,“最终结果取决于日方态度。”

日本在释放缓和信号的同时,也坚称“立场不变”,“暂不取消对韩出口管制”。

舆论普遍认为,韩日在核心问题上分歧悬殊,双方关系走向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中新社记者 曾鼐

编辑/马晓晴

相关阅读
韩日首脑时隔15个月再会晤 将商限贸及军情等问题
中新网 2019-12-24
韩日外长进行短暂会面 两国开启出口政策局长级会议
中国新闻网 2019-12-16
解决日本强征韩国劳工问题 韩国会议长提出新解法
中新网 2019-11-27
韩日最快本周启动经贸磋商 韩媒:前景或并不乐观
中国新闻网 2019-11-25
韩抗议日本歪曲军情协定事实 日方:不影响重启对话
中国新闻网 2019-11-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