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中途岛》是战胜了一群高智商的疯子,而不是手撕了一帮傻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19-11-14 08:50

拍战争片在全世界范围来看都是件风险极大的事,首先面临的就是丢失女性观众的可能。其次,史实在那儿摆着,很难找到多少空间供导演个人发挥的空间,稍有不慎,就会有“军事迷”和“考据控”跳出来责难,说镜头里某架飞机的螺旋桨型号不对。

所以,很多导演在拍战争片的时候其实都在干别的事儿:比如《珍珠港》偷换了类型概念,把战争片拍成了爱情片;比如《敦刻尔克》,基本可以看成是诺兰式电影语言的又一次探索和实践。然而,好莱坞的“钢铁直男”罗兰·艾默里奇真是有一说一,他的二战题材新片《决战中途岛》堪称是一部教科书级的战争电影。当然,其结果也不出所料地没能给观众制造太多惊喜,它就像一名不苟言笑的老师,一板一眼地给我们上了一堂两个多小时的历史课。

决战中途岛.jpg

电影片名虽然是“决战中途岛”,但其实影片几乎全景式交代了美军从珍珠港遭遇水逆,一直到中途岛大获全胜,进而全面扭转太平洋战争局势的整个过程。片中所有登场人物在历史上都确有其人,对一些历史细节的还原几乎达到纪录片的精度。

当然,导演选择这样处理一部剧情片必然是以牺牲电影的戏剧性为代价的,除了导演最擅长的那些激动人心的大型战争场面,可以说纵观全片,我们都没有看到什么戏剧矛盾发展或者人物关系变化,更别提内心戏和性格驱动了。无论是电影开始时贝斯特炫技式的着陆还是从牺牲的战友手上摘下的戒指,这些足以构成戏剧线索的元素最后通通不了了之,实在有点可惜。

勇猛无畏的飞行天才贝斯特,指挥若定的司令官尼米兹,沉着冷静的情报官莱顿,他们在历史上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但到了电影里多少都有沦为符号之嫌。整部影片也谈不上什么节奏变化,从珍珠港被偷袭到中途岛反杀,一种亢奋而单调的爱国主义情绪毫无起伏的贯穿始终。

说了半天不足,下面主要来说说优点。一部循规蹈矩、了无情趣,好像理工男一样的电影就不值得一看吗?当然不是。一部旨在还原历史的优秀战争题材电影绝不仅仅满足于技术细节的呈现,更应该展示的是对待历史的审慎态度。用电影妖魔化对手的时代已经远去,我们更应该记住的是教训而不是仇恨。在这一点上,本片就做得不错。

山本五十六的名字早已被钉在战犯的耻辱柱上,但我们也应该知道,他曾经是哈佛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日本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本片中由丰川悦司扮演的山本五十六不再是一个凶残的莽汉,那种阴郁中裹夹着杀伐决断的气质,才更贴近历史真相。他是那段历史里少有的,能够清醒的认识局面的日本军界领袖。从片中我们看到,虽然策划了珍珠港事件,但对是否要全面开启太平洋战争,山本其实一直持谨慎的态度。

足够客观并且全面地看待对手,才更能突出“我方”的睿智和果敢。正所谓对手越优秀,击败他们,方才显得我们越优秀。毕竟,盟军获胜的伟大之处在于我们最终打败了一群高智商但丧心病狂的疯子,而不是“手撕”了一群傻子。

决战中途岛2.jpg

片尾处,日军在中途岛海域的最后一艘航母被盟军战斗机漂亮的俯冲式投弹击毁,军官山口在命令年轻士兵下船后决定与舰同沉。他对留下来的军官们说:“让我们一起静静的欣赏这月光吧。”这个凶狠的军国主义分子,大概在这一刻才终于找回了心底那一丝久违的温暖。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悲壮,而是一个强有力的民族在被邪恶的思想控制之后,将会走向一个十分凄凉却无人同情的结局。这或许也正是导演想要在片中说出的话吧。

在本片的出品阵容里,博纳影业占据了相当显眼的位置。其实随着这些年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资本向好莱坞的“反渗透”,越来越多的美国大片里开始出现中国制片方的身影。但是,我们发现这些所谓大制作,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好莱坞过气IP的狗尾续貂之作,比如《忍者神龟2》《终结者6》《黑衣人:全球追缉》等等,观感单一,乏善可陈。这或许说明中国电影资本对自己关于世界电影市场的判断力缺乏信心。于是只好自作聪明地走个捷径,借IP保流量,至少赚个人气。

近些年,博纳在国产主旋律题材电影上频频出手,成绩不错。颇有心得的他们这一次居然跑去制作美国的主旋律。也许这是博纳的全球战略,凭心而论,能参与制作出《决战中途岛》这种水准的电影,博纳至少是开了个好头。

文/任凡

编辑/弓立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