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北京世园会从一张张设计图纸,变成一座山水意境的大花园,构建了一山、一湖、一阁、一镇、四馆、一剧场、两轴、多片区的特色景致,展现了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花卉园艺精品,全面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过程。北京世园会作为全球性园艺盛会,在世界园艺博览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10月9日,举世瞩目的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落下帷幕。北京世园会是有史以来国际参展方数量最多的A1类世界园艺博览会,共有1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通过这场持续5个多月的“绿色盛宴”,世界各地的人们记住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小镇延庆,留下了鲜活的“绿色印记”,同时也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凝聚了更大的“绿色共识”。(相关报道见10月10日《北京青年报》A3版)
从春的绚烂到秋的收获,北京世园会在春去秋来之间,全面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过程。2012年9月,北京成功申办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之后近7年的时间里,北京世园会从一张张设计图纸,变成一座山水意境的大花园,构建了一山、一湖、一阁、一镇、四馆、一剧场、两轴、多片区的特色景致,展现了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花卉园艺精品。北京世园会作为全球性园艺盛会,在世界园艺博览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北京世园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追求绿色发展的决心和成就,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个生动样本。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已经得到明显改善,治理污染河道也取得成功经验,生态状况实现了由局部改善到总体改善的历史性转折。北京世园会从规划、设计、建设到运营各阶段,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理念,园区保留下近5万棵各种原生树木,新栽植了5万棵乔木与12万棵灌木。经过几年努力,园区内妫水河水质从以前的劣Ⅴ类,达到目前的地表水Ⅲ类,个别季节甚至能达到Ⅱ类。水里鱼多了、周边鸟多了,园区内山、水、林、田、湖与花草相融合。北京世园会在世界园艺史上留下深刻的“中国印记”,成为办好今后A1类世园会的标杆,也为其他国家的生态文明发展提供了经验。
北京世园会不仅是一个花卉、园艺方面的国际展览展示平台,也是一个各国间友好文化交流平台。卡塔尔展园以5棵仿真锡德拉树为主体,撑起了独具风情的“空中花园”;德国展园则以“播种未来”为主题,展现园艺对现代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造的41个室外展园,展示了世界各国园艺特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会期共举办了3200多场中外交融、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展示了各国的园林植被、人文风情、优势产业、营商环境等。各种活动吸引观众310多万人次,吸引国际友人20万余人次,有力促进了各国人民友好交流和经贸关系深入发展,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朋友圈和影响力。此次参展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有64个,北京世园会及其展现的绿色发展理念也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会后利用一直是世界各国大型展会的难点,北京世园会将力争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北京世园会在闭幕后将会整体保留,园区、场馆都将进行持续开发利用,打造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基地、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北京世园会虽然闭幕,但绿色发展的理念将传递下去,并影响到更大的范围,最终将与我们的未来生活融为一体、共同绽放。
从申办到筹备,从对公众开放再到落下帷幕,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北京世园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北京世园会是一次人与自然的和谐对话,生动展现了“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的重要标志之一,北京世园会展示了中国绿色发展的成就,体现了中国坚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也让世界更清晰地看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樊大彧
编辑/潘洪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