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乐无界:北京国际音乐节再出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19-10-09 10:55

10月4日,第二十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拉开帷幕,在距离市区70公里的延庆水关长城脚下,上演了一场名为《追梦·长城夜》的概念音乐会,享誉世界的新古典音乐代表人物、德国作曲家马克斯·里希特带来他的概念音乐作品《眠》,演出贯穿深夜到黎明,时长达8个多小时,过程中观众则在搭建有床位演出场地进行现场聆听。随着第二十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序曲《眠》的演出,北京国际音乐节今年将再次推出众多新的音乐作品,给北京观众们开拓眼界。

带动国内舞台新气象

在水关长城脚下演出的《眠》是一部新颖的实景作品,由钢琴、弦乐五重奏和女高音演出,其概念源于作曲家里希特在2015 年在DG唱片公司发行的同名专辑《眠》,而此次是这部开创性作品在亚洲范围内的首演。这场体现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创新力的音乐会将轰动从长城脚下带到了整个乐坛,“长城8小时睡眠音乐会”更是登上微博热搜,成为了350000多微博用户瞩目的热门话题。通过这场极具创意的音乐会,北京国际音乐节以最具吸引力的方式带领不少观众见证了音乐世界的美妙。

《眠》

在今年第二十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中,除了里希特的《眠》外,北京国际音乐节联合委托荷兰作曲家米歇尔·范·德阿创作的最新虚拟现实音乐体验《捌》也将亮相本届音乐节,米歇尔·范德阿创作的这部集音乐、剧场艺术、视觉艺术为一体的独角歌剧,运用了当今科技领域最前卫的虚拟现实技术,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欣赏体验。今年早些时候在荷兰首演,10月10日至27日这部创意无限的虚拟现实音乐体验将以驻节剧目的形式,在三里屯红馆连续上演近900场。

《捌》要戴头套观看

10月14日在景山公园的寿皇殿,著名钢琴家让·伊夫·蒂博戴和中国爱乐乐团则将在这里演出一场北京国际音乐节委约作品专场音乐会,富有中华文化古韵的大殿与现代音乐作品的融合将在给观众独特的音乐享受。

10月18至19日,青年作曲家杜韵歌剧《天使之骨》也将上演。2017年,《天使之骨》获得了普利策音乐奖,青年作曲家杜韵因此成为继周龙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作曲家。《天使之骨》剧情上聚焦严肃的社会问题,音乐上则汇集了丰富的音乐元素。此番亮相国际音乐节,是这部歌剧在大陆地区的首次上演,北京国际音乐节以国际化的视角将歌剧艺术最前沿的作品带到国内观众面前。

《诺亚的洪水》

10月25日,马勒室内乐团将演出中国作曲家陈其钢的《走西口》、杜韵的《跳塔郎泰拉舞的某蟑螂》、周天的作品《韵》和《柯林斯读中国世纪……》,以及米歇尔·范德阿的作品《滞后》,这些作品不但是中国首演,也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也是国际乐坛现代作品的佼佼者。

“新古典,乐无界”为主题的本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在新锐演出领域大胆突破,希冀为古典音乐赋予全新的定义,无论是里希特的《眠》还是范·德阿的《捌》都有别于以往音乐节上演的传统音乐会和歌剧演出。不难看出,在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和探索后,北京国际音乐节正在将自身打造成为更具活力的创新型艺术盛会。

音乐节二十二年带来无数首演

实际上,多年来北京国际音乐节在国内古典音乐届一直扮演锐意创新、勇于突破,开风气之先,引领艺术潮流的角色。而这其中最引以为傲的莫过于一个个被铭记的“首演时刻”。

在音乐会舞台,音乐节曾献上了包括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马勒《第八“千人”交响曲》、勋伯格的《古雷之歌》、布里顿《战争安魂曲》等19、20世纪经典巨作的中国首演,也第一次将潘德列茨基的《失乐园》、《第七交响曲》、托马斯阿迪斯《庇护所》、萨洛宁的《狂热》等现当代作曲家大师的作品首度推向中国舞台,极大地拓展了国内观众的欣赏视野,对古典音乐艺术在中国的普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北京国际音乐节所交出最亮丽的一份成绩单,则是在过去二十二年间,音乐节先后上演了45部中外歌剧,其中中国首演近30次,亚洲首演4次,世界首演1次,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支撑起国内歌剧舞台的半壁江山。

从2002年第五届音乐节上演贝尔格的表现主义歌剧《璐璐》开始,音乐节便高歌猛进,一马当先,成为国内歌剧舞台的拓荒者。这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2005年第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恢弘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实现了里程碑式的中国首演。而自此之后,音乐节便一发不可收拾,《唐豪瑟》、《帕西法尔》、《纽伦堡的名歌手》、《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舞台版)相继登场,音乐节成为国内推出瓦格纳歌剧首演次数最多的艺术舞台。

不仅如此,2006年音乐节借助俄罗斯伟大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百年诞辰之机,又为观众献上了《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的中国首演,而另一位德国浪漫主义歌剧大师理查.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阿里阿德涅在拿索斯》、《艾莱克特拉》也都相继在音乐节亮相。甚至连巴洛克歌剧亨德尔《塞魅丽》、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等也都成为音乐节首演歌剧板块中的一抹亮色。

而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以瓦格纳、施特劳斯为歌剧主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近年来把焦点更多地对准了20世纪现代主义歌剧,并首当其冲地推出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的作品,《诺亚的洪水》、《彼得•格赖姆斯》之后,完整舞台版的《仲夏夜之梦》进入了观众的视野。

而去年英国当代作曲家乔治.本杰明的《切肤之痛》音乐节,这部作品自2012年创作首演以来,红遍欧洲各大顶级音乐节和歌剧院舞台,堪称是21世纪以来最成功原创歌剧新作,北京国际音乐节以挑剔的艺术眼光,将这部歌剧引荐给中国观众,再次让本土歌剧舞台步入世界前沿歌剧领域。

《切肤之痛》

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引进了在2017年斩获普利策音乐奖的新锐歌剧《天使之骨》,使得这部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歌剧能够在中国大陆实现首演。这更是北京国际音乐节再一次以前沿视角,为观众展现歌剧艺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北京国际音乐节艺委会主席余隆说到:“北京是一座拥有现代眼光的国际大都市,北京国际音乐节也应该具有国际视角,把国际舞台上最新锐的歌剧呈现在观众面前,才能让我们了解到歌剧艺术在当今世界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如今,北京国际音乐节业已成为亚洲地区最重要的古典音乐节,同时也日渐成为极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盛会,新鲜的剧目,新颖的舞台表现形式,新锐的风格理念,音乐节敢为人先的探索脚步始终没有停止。正是有二十多年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艺术经营理念,当马克斯.里希特的《眠》,范·德阿的《捌》和《天使之骨》这般前卫锐意之作登上中国舞台时,观众自然不会感到惊奇。因为在过去二十年来,北京国际音乐节用一场场里程碑式的演出告诉世人,在这块舞台上,一切皆可能,一切皆精彩。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伦兵 田婉婷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第25/26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 青年音乐家奏响青春的旋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5
24天28场演出 北京国际音乐节展示古典乐界的青春力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4
导演易立明搭档年轻艺术家 海顿歌剧《月亮的世界》将登北京国际音乐节舞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2
为期24天的音乐大餐来了!北京国际音乐节9月22日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1
第二十五/二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相约金秋 聚焦青年音乐力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