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告白祖国 | 洪堡学者:终身之计 莫如树人
绿色北林 2019-09-20 21:59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初心不变,使命在肩。勇担时代重责的杰出教师们用青春告白祖国。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北京林业大学的洪堡学者、党员教师——王平。

人物简介

王平,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青年教师,2016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生态水力学、溶质运移过程等,入选北京林业大学“杰出青年人才”培育计划。2019年,依托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平台和创新性研究成果,成为德国“洪堡学者”。

王平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3篇,其中在JCR TOP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入职以来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在JCR TOP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被国内外学者引用260余次。担任十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大学老师要守住这一初心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有着艰巨的任务,那就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和建设培养人才,为实现共产主义培养接班人。”王平常这样说,大学老师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

在王平担任的《水力学》课程的授课中,“厚基础、强理论、重实践”一直是他秉持的教学理念。针对学生反映《水力学》课程难度较大的问题,他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尽量用板书的方式一步一步推导基本理论公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

王平老师说,当看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困难时,他内心总是比较着急,会想方设法帮学生加深理解,例如在一章内容讲解完之后为学生系统梳理本章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之余,还不厌其烦的为学生答疑解惑,努力做到教有所学,教有所成。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统一,将模型实验和水土保持工程中的水力学问题相结合,一方面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基础理论的应用,另一方面通过模型实验更熟练的掌握基础理论的内涵。

王平和他的学生们

党员教师要当先行者和排头兵

王平认为,党员教师在科研团队中发挥先行者和排头兵的作用。

他的研究领域为水土保持、生态水力学、溶质运移过程等。他提出的高阶浓度级数展开模型,旨在解决溶质输运初始过程不能精确描述的问题,丰富了溶质运移初始阶段的理论研究成果。此外,针对湿地和地表水流中的养分运移问题,他建立了吸附作用下的二维浓度分布模型,揭示了吸附作用下的溶质运移机制。在湿地水动力学方面,他建立了分层湿地模型,揭示了溶质运移过程与植物分层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这些都为优化湿地水动力效率提供了新的设计依据。

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他注重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帮学生把思维方式从课堂学习转变到科研创新中来。王平老师指导的第一位研究生,当他刚接触课题时,看到课题中大量的数学公式,顿时自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王平老师指导学生一步一步的掌握理论模型,暑期带领学生一起安装调试仪器、做实验,最后给学生反复修改论文。经过耐心细致的指导,从设计课题、开展实验、修改论文等多方面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学生的第一篇文章顺利完稿,学生对科研逐渐上道,也对科研产生了信心。

王平老师说,导师指导学生其实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学生从一味接受导师观点,到通过自我学习能与导师讨论观点,甚至质疑导师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导师其实是在共同的提高。

做学生的知心人

王平还担任水保本科172班班主任,关心班级学生成长和发展,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加强班级凝聚力。

新生入学之初,王平就积极与班级学生谈话,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学生们亲切称他为:知心人。一次,班级里一名学生因为刚入学不适应突发疾病,王平深夜赶到,将学生送往北医三院急诊,经过检查治疗后,又将学生安全送回宿舍,确保学生平安无恙。通过定期召开班会,王平细心了解班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对遇到困难的同学重点关照,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和发展。他指导的班级获评了北京林业大学“优良学风班”,王平老师也获评了北京林业大学“优秀班主任”。

王平和他的学生们

王平在课外还指导学生积极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通过开展项目研究,为本科生介绍文献检索、文献阅读、论文写作等基本技能,本科生锻炼了科研思维,学习了科研方法。他指导的本科生钟锐,获评了北京市优秀毕业生,顺利保送至南方科技大学攻读研究生。

在历史担当中铸魂育人

王平说,作为中国最高绿色学府的一名青年党员教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更多精力集中于本职工作,把自己的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勇担重任。

学习“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

王平老师所在的水土保持学院有着辉煌的历史,取得了重大的教学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水土保持科技工作者。

他说,在这样一个充满荣誉感的集体中,他既感到骄傲也感受到了压力。围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中的关键问题和关键技术,青年教师需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水保人的优良传统。替山河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在未来漫长的科研之路上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梦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将个人自身发展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各自岗位各自领域踏实奋进,为建设生态文明添砖加瓦,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图文来源 | 白云 王平

编辑/李晓萌

相关阅读
三赴南极、近700天艰辛......他在极地之光留下青春印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5-04
北京阅读季“青春之歌”诵读会启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10
用青春告白祖国 北二外院长带领师生挑战10.1公里长跑
中国新闻网 2022-10-03
减少长江流域水土流失,这些招儿有效!
科技日报 2022-08-09
高校科研食品如何走出“深闺”
中国青年报 2022-07-12
28岁正青春 他们为祖国“运火箭”
中国青年报 2022-05-30
研究揭示沙棘染色体进化及重要经济性状调控密码
科技日报 2022-04-02
西部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布点万余个,累计安排投资107亿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1-12-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