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这部关于教育的纪录片值得家长认真观看
影视攻略君 2019-09-17 14:33

前段时间,热播的国产剧《小欢喜》引发了一场关于家庭教育的热议。

儿童教育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话题。

在中国,不计其数的家庭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遗余力地把孩子送到名校,参加各种补习班,甚至出国留学。

但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才是真正有利于孩子的呢?

这个话题的答案可能隐藏在这部新发行的纪录片中——

《他乡的童年》

目前豆瓣的评分已经达到9.2分。

这部纪录片因为导演周轶君而备受关注。

像许多人一样,我认识她,也是因为她上的节目《锵锵三人行》《圆桌派》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她之前还是一名战地记者。

2002年至2004年,他前往巴以地区做新闻报道。她是当时唯一居住在加沙的国际记者。

现在的周轶君,除了做媒体人,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因为身份的改变,她对孩子的教育很好奇,所以她有了拍摄这部纪录片的想法。

影片中,周轶君作为主持人,访问了五个教育理念和社会背景不同的国家。

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英国。

她带领摄制组分赴不同的学校、幼儿园和家庭,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了交谈和参观,体验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并从中对外国教育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最后回到中国,探索和反思中国人对成长教育的理解和追求。

纪录片的第一站来到了东亚的日本。

众所周知,日本人提倡集体主义教育,从小就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意志。

在这种教育的影响下,日本人做事习惯于整洁、严谨甚至反常。他们被世界上其他国家认为是一个追求极端完美主义的国家。

在日本大阪,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个4岁的小女孩花果即将迎来她的第一个上学日。

早晨,被母亲轻轻叫醒,依然揉着眼睛的花果爬起来。

她得自己穿衣服,洗脸,自己在一张小长凳上刷牙,然后坐在桌子旁乖乖吃早饭。

即使没有妈妈的建议,像小大人一样成熟的花果也可以换校服,收拾行囊。

孩子们是如此的听话和懂事,但在日本的家庭中却并非个例。

在日本,许多家庭从儿童时期起就特别重视儿童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花果妈妈分享了她的家庭教育经历:

孩子们小的时候,如果他们感觉不到一件事的乐趣,他们就可能不服从,不去做。

那么,大人再这个时候不应该去强迫,要用其他方式交流。

例如:与孩子们竞争,事实上,谁更快,用游戏般的语言与孩子们交流。

通过这种轻松活泼的引导方式,在一个没有压力的游戏中,帮助孩子们学会做。

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度过。

花果所在的大阪莲花幼儿园是当地最著名的幼儿园之一。

它过去因特殊的教育要求而闻名。

60年来,这所幼儿园常年以赤身裸体的方式培养孩子的意志和身体。

当然,这种教育方式也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

因此,从2019年4月开始,学校结束了这一传统。

但是,透过镜头,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里的教育模式与中国的幼儿园有很大的不同。

幼儿园的一天从孩子们的早操开始。

每天早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可以赤脚在院子里的沙滩上快乐地奔跑和玩耍。

园长对此有着特殊的教育理论。

早晨的时间对孩子们的生活特别重要,应该充分利用。

调整身体的节奏,消散和燃烧你的能量,感受你身体中生命的觉醒,都是教育的一部分,这样他们才能度过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

老师也会身体力行鼓励孩子们大声使用丹田发音。

园长表示,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更自信地表达情感。

用他的话说:它在把响亮的声音传递到前方的同时,也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识。

通过练习日本传统剑道,孩子们学会遵守严格的纪律。

可以说,与大多数时候学生安静地坐在课堂上的中国学校相比,日本的教育往往更具活力。

孩子们整天都在这样的精神亢奋、奔跑和跳跃中。这种体力消耗对成年人来说似乎是“疲劳”,但园长提出了一个叫做“完全燃烧”的概念:

完全燃烧式的精神愉悦感。

在日本东京的藤田幼儿园,品格教育的重要性被融入学校的方方面面。

鞋样设计在学校地板上,提醒孩子们脱鞋后自动调整。

操场旁边的洗手池没有水槽。

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水溅出来的时候提醒孩子们关掉水龙头。

甚至教室的门都是特制的,不能自动关闭。

这就让负责关门的孩子们,当他们意识到不关门会让其他学生感到冷的时候,他们会主动重新关门。

教室是相通的,只用板子和书架隔开。

这迫使教师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防止学生被隔壁的声音所吸引。

园长为了教育孩子们保护自己的食物,甚至故意在吃饭时给孩子们拿食物。

这种行为与我们提倡的礼让式教育大不相同。

纪录片的第二集是芬兰,芬兰多次被联合国列为最幸福的国家。

这个人口只有500万的国家被公认为世界上教育强国。它的孩子受过良好教育,富有创造力,快乐,没有压力。

当然芬兰的免费教育制度占了一大部分功劳。

而芬兰教育的基本原则是让每个儿童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几乎所有的学校都由国家资助,首都或北极圈偏远地区的学校都可以得到政府资源,以尽量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

这使得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午餐食品,各地的孩子都有可能拥有“同样”的权利。

所以芬兰很少有名校,很多人说:对芬兰人来说,芬兰最好的学校是最近的。

还有一部分功劳则是归功于芬兰提倡的现象性学习教育。

所谓现象教学,就是让学习回归生活,以生活的真实实现或学生关注的主题为学习内容,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自由。

他们的开学声不是刺耳的铃声,而是各种风格的音乐。

在小学课堂上,学生没有固定的课本,他们是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

课堂上不一定要上课。有时老师带学生去森林或博物馆。

让艺术、文化、美学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给孩子们更多接触不同美学的机会。

自由让人羡慕,那么最让攻略君的妒忌的是:在芬兰学校,学生不必参加考试!你不必担心考试不及格而修改分数。

这是为了表明知识不是用来竞争的,而取消考试,没有排名比较,让孩子们可以更自由地学习。

这就是为什么芬兰有这么多世界知名的创意设计。

这里的学生不用考试。

但他们的每一项学习都是为了让他们每个人都能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开发大脑版图,让孩子们掌握不同的技能、技能、观察能力。

纪录片中有一个情节,特别令人印象深刻。

有一位老人没有系统地学习绘画。几十年来,他一直把绘画作为自己的爱好,只是为了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旁边的拉尼老师说:绘画的本质不是竞争,而是自由地表达自己。

当主持人周轶君听到这句话时,他大哭失声。

她记起了小时候,她总是被否定,总是说你这个做得不好,那个做得也不好,二在芬兰,每个人都会鼓励你去表达。

她和很多中国孩子一样,从童年到成年,她一次又一次地经历了一件事:被否定。

看到这一点,你会发现,通过介绍这些不同的国家教育体系,观众会反思和审视国内教育体系。

那么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这个问题可能没有具体的答案。

但在我们在纪录片中看到的不同教育方式背后,他们都指向同一种教育哲学。

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竞争,而应该是为了突破界限,表达自己和价值思维。

当我们在学校学到的一切都被遗忘时,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

编辑/彭小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