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大学生:给孩子们做个榜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19-09-14 13:51

52岁的杨小勇和同学一起听课

9月12日,一段“52岁维修老板自学1年考上本科,2门专业课成绩考第一”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网友纷纷点赞其励志,发出感慨称“厉害了,这位叔叔”、“这位同学优秀”。

北京青年报记者联系上这位52岁的同学杨小勇,他称,自己原本在黔东南老家开电器维修店,2017年9月,儿子入伍当兵,他便用儿子的书自学,次年参加高考。收到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后,他一度犹豫了,经学校鼓励,并为其减免学费、住宿费,解决了生活费,他最终决定去上大学。

家人刚开始并不支持他,作为家中顶梁柱,杨小勇也有压力,但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妻子和女儿也来到学校陪他读书,从行动上支持他。他表示,自己上大学后,感觉孩子们也受到了激励,儿子在部队表现很好,目前已被部队留任士官,而9岁的女儿来到其大学附近上小学后,进步也很大,他觉得自己这个大学没上错。

52岁大叔自学参加高考

只为给儿子做榜样

52岁的杨小勇1986年高中毕业后便参加工作了,没上过大学,更没想过自己会在年过半百时再踏入大学校园读书。在黔东南老家,他有一双儿女,儿子上高中,女儿上小学。他开了一家电器维修店,妻子开着一家早餐店,工作之余,他就看点维修专业的书,读点杂志,这样的生活,他甘之如饴。

直到2017年,上高三的儿子应征入伍,没有参加高考。他支持儿子的决定,但还是觉得,不管在部队还是将来退伍,儿子总归要继续学习。于是,他拿起儿子的书开始复习,打算自己参加高考,给儿子做个榜样。

杨小勇白天在店里维修电器,晚上时间几乎全部用来复习功课,离开校园31年的他,自学起来并不那么容易。“我以前学的是理科,我儿子学文科,我也就用他的书复习文科,英语对我来说很难,一直复习得不太好,数学刚开始也有点吃力。”2018年高考,杨小勇最终考了496分,虽然他觉得不理想,但已经超二本线19分。

家庭有欠款

学校为其减学费住宿费

分数出来后,杨小勇对于填报志愿、上哪一所大学却没什么想法,最终,在妻子和大学生小表弟的建议下,填了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2018年8月中旬,录取通知书到了,他还是不太愿意去上大学,毕竟他年纪较大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得顾虑家庭经济问题。

2018年9月,其他大一新生已经开学,杨小勇还没去报到。“我们县没有过这么大年纪考大学的先例,镇里的武装部部长知道我考大学也很关注,经常问我‘成绩出来了吗’、‘录取通知书来了吗’,一直觉得考上大学是好事,鼓励我上大学。学校书记也给我打了好几次电话,跟我谈学习和理想,鼓励我去上大学,也问我是不是因为录取的专业不喜欢,如果不喜欢,去了学校也可以申请调剂……后来我的想法慢慢发生转变,决定去上这个大学。”

当时,杨小勇家刚修了一栋新房子,还欠着10万元的贷款,他开电器维修店一年能收入七八万元,上大学四年,家里的收入就少了30万左右,但他觉得用这个钱换一个不寻常的上大学经历值得。

此外,学校领导和老师一直很关心杨小勇,为了解除其后顾之忧、圆大学梦,为其减免了学费、住宿费,并为其在学校安排了两份兼职,每个月光兼职收入就有1800元,完全可以覆盖他的生活费,这也是杨小勇最终决定来上大学的原因之一。

入学一年两门课考第一

妻儿也来陪读

入学后,杨小勇便申请从电子商务专业调剂到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前我自己看书,一些文学作品经常让我很感动,我有冲动想把自己的感触写下来,但因时间问题和知识水平有限,就一直下不了手,动不了笔。”

大一第一学期,杨小勇对于大学学习有些不适应,尤其是计算机课,学起来有点吃力,挂科了,但在专业课方面,他的表现不输同班同学,甚至要比很多同学好一些。“汉语言文学考了班级第一,我们班总共59人,我的年纪反而在学习上有优势。”他说,学校领导鼓励他的话就像他心中的“定海神针”,支持着他克服不适应,专注学习。

大一第二学期,杨小勇的学习越来越得心应手,重修计算机通过了,汉语汉文学还是班级第一,大学写作也从上学期的前几名跃居第一。

同时,杨小勇的妻子和女儿也搬来陪同读书,用行动支持了他。学校不仅为他们一家人安排了单独的宿舍,还为其妻子在食堂安排了一份工作。

儿女进步很大

希望大三能发表自己的作品

更让杨小勇欣慰的是,自己上大学激励了儿子和女儿,他觉得自己这个大学没上错。

他上大学后,儿子在部队的表现越来越好,今年服兵役满两年时,被部队留任士官。而9岁的女儿就在附近的小学上四年级,“来到这边后,她学习上进步也很大,可能也是大学的这种学习氛围感染了她”。

杨小勇说对于大学毕业后的生活,他还没有具体的规划,目前就想着把大学生活过得充实一点,不要浪费时间,平时就多去图书馆,多看书。“现在我已经大二了,已经开始尝试写下自己读书时的一些感悟,但还不够好,我还要尝试写小说,争取在大三发表自己的作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专栏|一附小与电影界的孩子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4
支教大学生返乡建书屋 帮凉山孩子走出“心中的大山”
中国青年报 2023-04-12
52岁女大学生的“奢华生活”,何以令人羡慕
新京报 2022-09-25
52岁新生!大龄大学生罕见,对他们不能带成见
北京晚报 2022-09-18
四川“抗癌少年”到南华大学报到 校方为其母提供工作陪读
成都商报 2022-09-05
为见证孩子毕业 52岁妈妈首次走出大凉山
成都商报 2022-05-30
人物 | 妈妈国脚张馨:给儿子做个好榜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15
“给孩子们做个榜样!”湖北监利94岁老人带头打“加强针”
极目新闻 2022-02-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