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新能源汽车试验中心在北汽新能源总部“中国蓝谷”正式宣告启用。与此同时,北汽新能源与国创中心、宁德时代、戴姆勒奔驰、英飞凌、罗姆、菲仕等14家合作伙伴分别共建的联合试验室也正式揭牌,涉及电池、车控、电驱、材料、质检等多个领域。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表示,“试验中心的启用,将降低研发成本,减少售后维护成本,提升品牌溢价能力,将为北汽集团的全面新能源化2.0时代、乃至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迭代升级,夯实创新基础。”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
试验中心启用 二期2020年完工
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此次正式启用的北汽新能源试验中心建设面积5万平方米,共有88个实验室,耗资20.51亿元,拥有各类国际先进的测试设备400余台套。一期项目于2019年7月22日正式启用,二期项目正在建设,预计将在2020年二季度完工。
北汽新能源试验中心覆盖电池、电机、电控、智能网联、轻量化、整车应用六大关键核心领域,能够为整车、关键系统、部件三方面提供验证内容和测试。“在这个体系下,一款新产品需要开展378项整车试验、407项系统试验、4774项部件试验,从而保证产品研发交付质量。”北汽新能源试验中心总负责人岳巍对北京青年报记者介绍道。
北汽新能源实验中心正式落成启用
关于此次启用的北汽新能源试验中心的意义,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马仿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主要还是产品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而试验中心的建成启用,为研发能力奠定一个基础,为后期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试验中心的确增强了北汽新能源的研发能力,同时也将缓解新能源补贴退坡带来的成本压力。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连庆锋在解释记者采访时表示,“降本一般从规模成本、技术成本、管理成本等入手。而技术降本主要靠研发团队,我们可能通过一个很小的技术上的突破,在物料基础上降本,每年技术降本都是一个很大的数量。”
目前,北汽新能源的研发团队已经形成规模。数据显示,自2009年成立以来,北汽新能源研发投入累计超过53亿元,在营收中的占比为1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现有新能源汽车研发人员1500人,在公司全体员工中占比超过20%,并在三电、智能网联等关键核心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优质人力资源。
科技创新加快 置换成宣传重点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关键在于产品,在于科技。北汽新能源在“品牌向上、产品向上”方面的布局正在推动企业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前进,并在现阶段取得了突破。会上,除了启用试验中心,北汽新能源还获得了德国TÜV莱茵集团颁发的ASPICE LEVEL-2流程认证证书,而这也意味着北汽新能源的三电软件开发管理能力,已与国际一流企业同步。
与此同时,北京青年报记者里了解到,继2018年推出11项黑科技之后,“达尔文系统”再次新增7项黑科技,包括智能温控技术、一体化液冷箱体技术、第三代超级电驱、E-Secure防护架构、I-Drive智能系统、无线充电技术以及制动意图识别与高回馈功能策略等。这些技术已在后续车型上陆续应用。目前,EU5、EX5、EX3三款搭载达尔文系的中高端车型的销量,在北汽新能源中的销量占比已达到90%。数据显示,北汽新能源上半年累计销量为65159辆,同比增长21.57%。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2.0时代,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迭迭代正在加快,增购换购也逐渐取代首次购车,成为汽车消费的主流。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李一秀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产品迭代速度很快,我们推出营销活动的时候,把置换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让车主不断享受我们的最新产品和技术成果,这方面是我们的一个营销重点。”
目前北汽新能源针对置换车主的补贴回馈政策已经持续三年,并不断升级。“一开始只是针对2016年以前的车型,现在已经拓展到2017年以前的车型,并涵盖全系。目前,整个置换比例在全国大概是5%左右,在北京接近20%。针对置换,除了北汽新能源的车辆,现在也涵盖了其他品牌车辆,也展示出了北汽产品的需求,目前EV置换的比例为20%-30%。”李一秀对北青报记者表示。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历迭代升级的背景下,北汽新能源的一系列动作,都释放出一个信号,就是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加强体系能力升级,实现高质量向上发展。
文/北京青年报实习记者 温冲
编辑/何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