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无息,胡恩平已离职北汽新能源一个月有余。
但并非没有蛛丝马迹。胡恩平的朋友圈,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更新与北汽新能源相关的内容。这在之前是从未出现过的事。
作为北汽新能源的创业元老,素有『拼命三郎』之称的胡恩平自加入北汽新能源之后,无论是做品牌公关工作还是被调往华南事业部开拓华南市场,他一直都在各种方式为北汽新能源鼓与呼。
今年2月,时任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总经理郑刚离职后,胡恩平也逐渐沉默而低调。有业内人士曾推测,作为郑刚的『铁搭档』和追随者,胡恩平或许也不会在北汽新能源呆太久。4个月后,业内的揣测成为现实。
是功成身退还是另有梦想?
北汽新能源最初或许只是北汽集团的一块试验田。
2009年,北京奥运会刚结束不久,全国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作为国有企业,北汽集团出于多方位战略考虑,决定成立北汽新能源,并令人意外地决定把这个担子交给郑刚。
郑刚当时主管北汽集团宣传工作,胡恩平是他的得力助手。郑刚调任北汽新能源后,胡恩平也随之加入到这个团队。
两个之前善于和媒体打交道的文人,能否干好一个前途未卜的新事业,业内怀疑的声音不少,甚至在北汽集团内部也有不少人表示质疑。
胡恩平经常跟媒体讲一个故事:刚到北汽新能源时,他负责公关和品牌传播工作,曾找到一个知名的汽车类垂直网站希望在首页刊登一个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文章,但这个网站首页当时根本没有这样的栏目,后来几经沟通,在翻页后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给了新能源汽车一个位置。
万事开头难。特别是对毫无新车销售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的胡恩平与郑刚来说,加入北汽新能源和一次全新创业似乎没有太大区别。郑刚曾经调侃,『大家现在都在说造车新势力,从具体业务来看,我们应该算最早的造车新势力,但我们在北汽集团的传统体制下,按照传统汽车制造业的规律在做事,似乎又和造车新势力有些不同,那我们到底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
不管业内对北汽新能源如何定性,在『八年抗战』后,北汽新能源不仅成为北汽集团下最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自主板块,也顺利完成资本目标,以借壳方式登录A股。这一切对一个创业团队来说,已经相当成功。
但就在北汽新能源成功登录资本市场半年后,郑刚宣布离开。4个月后,胡恩平递交了辞呈。
事实上,胡恩平离开北汽新能源早有迹象。今年4月,在北汽新能源发布的首份年度财报中,曾为北汽新能源董事的胡恩平名字下,标注的是『离任』。虽然胡恩平彼时解释称,这只是因为董事换届的缘故,但现在回头来看,一切皆有伏笔。
关于胡恩平的去向,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答案。有业内传闻,他或许跟随郑刚加入与众泰相关的铁牛集团,但胡恩平对此并未回应。未来,这个办事认真又不服输的湖北人,是选择继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再创辉煌还是追求一个新的梦想?揭晓这个问题的答案时间或许不会太长。
北汽新能源的第二次出发
事实上,这已经是离开北汽新能源的第五位大将。就在2018年中北汽新能源上市前夕,北汽新能源品牌总监金新、副总经理张勇、量产设计总监常冰先后出走,加盟爱驰亿维与合众新能源。如果加上郑刚和胡恩平,北汽新能源初创团队的核心骨干所剩无几。
北汽新能源成功上市前后,初创团队核心成员却纷纷出走,企业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外界不得而知。
一位熟悉北汽新能源的知情人士曾向笔者透露,作为北京市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第一批试点企业,核心员工持股是其融资过程中的一大亮点。比如郑刚、胡恩平在北汽新能源均持有股份,年薪过百万,这个待遇在国企来说并不算低。但作为初创企业,北汽新能源的工作压力以及来自国企的责任担当,往往令管理者不堪重负。
『996』『711』在北汽新能源很常见,不少员工的收入与付出其实往往不成正比。这或许也是北汽新能源骨干人员在该企业成功上市后选择离开的原因之一。毕竟没有体制束缚的造车新势力或民营企业,给出的回报承诺或许更多。
事实上,当前北汽新能源也正在面临来自政策转变和市场发展的新挑战。2020年,新能源补贴政策即将完全退坡,『双积分』修正案也正式发布,从政府到市场都在对有真正技术实力的产品倾斜,市场到了真正比拼实力的时候。
而北汽新能源在痛失数员大将后,也随即招聘了新的人才。2018年初包括陈上华、于立国等7位高管相继加盟,北汽新能源也借此重塑了管理团队。
『当前,面对新的政策要求和市场挑战,北汽新能源在产品层面正转型,力求以高质量、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提升北汽新能源的溢价能力。』一位北汽新能源的内部人士透露。
第二次出发,北汽新能源能否再续辉煌?
编辑/祝新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