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与二姐宋庆龄见上最后一面 宋美龄晚年曾多次忏悔抱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19-06-06 22:06

对于宋庆龄晚年曾多次想办法托人给宋美龄捎口信,希望在她有生之年,宋美龄能来北京见她一面,重叙姐妹亲情的历史往事,多有人物传记书写和媒体报道,那么,远在美国的宋美龄对于二姐宋庆龄的跨洋召唤,她是如何反应的,却鲜有史料披露。在今年5月底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宋庆龄往事 续篇》中,却对宋美龄晚年曾多次忏悔抱憾未能与宋庆龄见上最后一面的情况有详细的介绍。

宋书.jpg

该书作者、原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何大章6月6日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他写这本书时在参考了《宋庆龄年谱》《晚年宋美龄》等大量正式出版物的基础上,遵循了亲见、亲闻、亲历的历史研究原则,采访了曾给宋庆龄传信的林国才、与宋美龄有交往的秦女士,还有宋子安的儿媳等历史见证人,多维度、立体式地还原了宋氏三姐妹之间的爱恨离合的复杂关系。

宋蔼龄最先离开大陆定居美国 宋美龄到台北 三姐妹天各一方

宋氏三姐妹中,最早离开中国大陆的是大姐宋蔼龄。1944年7月9日,她与宋美龄同机前往巴西治疗荨麻疹。宋庆龄到机场送行。

7月16日,在致杨孟东的信中,宋庆龄这样叙述:“上星期天我的姐姐和妹妹乘C-54去里约热内卢。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大的飞机,就像是一节普尔门式卧车车厢。我希望她们的荨麻疹能治好,到秋天就回来。”但她万万没有想到,这次送行竟是自己与大姐的永别。9月,蔼龄由巴西抵美,1946年便正式定居美国了。

宋08.jpg

1948年11月28日,宋美龄由上海乘机赴美,为正在国共内战中苦苦挣扎的蒋介石争取美援。就此,她也永远离开了中国大陆。

1949年5月19日,美龄和弟弟子良从美国写信给庆龄:“最近,我们都经常想起你,考虑到目前的局势,我们知道你在中国的生活一定很艰苦,希望你能平安、顺利……如果我们在这儿能为你做些什么的话——只要我们能办到,请告诉我们。我们俩都希望能尽我们所能帮助你,但常感到相距太远了,帮不上忙。请写信告诉我们你的近况。”这也是美龄与庆龄之间的最后一封通信。

1950年1月13日,美龄抵达台北。自此,三姐妹天各一方。

经协调 两姐妹日本重逢有了些眉目 却不料因林国才被台湾当局扣留而计划失败

晚年的宋庆龄设法通过各种渠道与宋美龄取得联系,希望美龄能回来。一旦有了一线希望,宋庆龄就会非常高兴。她告诉身边的服务人员:“我妹妹可能要回来了,你们在接待的时候要注意……”交代得很细。过了几天,听到新的消息了,她又沮丧地说:“可能我妹妹回不来了。”

1977年4月17日,宋庆龄在北京寓所接待了旅美华裔钢琴家、表侄女牛恩美。宋庆龄很兴奋。她先用法语,后用英语和牛恩美交谈,然后赠送了礼物,还留她在家中共进晚餐。牛恩美在以后的回忆录里说:“最出乎我意料的是,她在我耳边轻轻地问我,她的三妹(宋美龄)可好,我只能说她身体还很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林国才的祖上与孙中山家族为世交,他称宋庆龄为“婆婆”(即外祖母)。 因为工作需要,林国才经常往来于大陆、台湾和日本之间。一次,他从宋美龄的好朋友那里拿到一张宋美龄的近照,回到北京时交给“婆婆”看。庆龄仔细端详,眼睛里含着泪花,嘴里喃喃道:“我和三妹(她对宋美龄在家的称呼)很久没有见过面了。”她拉住林国才的手说:“真的谢谢你。”随后仔细地将照片放进衣袋。

宋06.jpg

宋庆龄的荨麻疹经常发作,看过许多名医也没有显著的效果。林国才建议她到日本一些有硫磺温泉的地方去治疗。而日本大正制药厂的会长、日本参议员上原正吉夫人上原小技也有意邀请庆龄以非官方的身份到日本去疗养一段时间,同时也希望能安排在台湾的美龄一起到日本,好让她们姐妹重逢。林国才在几个方面协调运作,据说已经很有了些眉目。

然而1980年5月29日,林国才从日本过境台北回香港时,因为随身带着与宋庆龄的合影,而被台湾当局扣留,并以“协助中共四个现代化的罪名”被判入狱,拘禁在台湾绿岛政治犯监狱长达六年之久。在他被台湾当局扣留一年后,宋庆龄就病逝了。“二十年后,林国才先生在北京宋庆龄故居与我谈起这件事,他扼腕叹息的神情,至今还浮现在我眼前。”何大章告诉北青报记者。

廖成志陈香梅接力帮宋庆龄打探传信 终于联系到孔令侃 告诉了宋美龄地址

1979年4月21日,宋庆龄在致美国友人杨孟东的信中询问:“你有没有见过大卫或者同他谈过话?我所有亲属的地址我都没有。”这里讲的大卫指的是蔼龄的长子孔令侃。很明显,她迫切地希望通过与美龄联系紧密的孔令侃得到美龄的讯息。

1980年12月,陈香梅为宋庆龄带一封信给宋美龄。陈香梅回忆:“信中写到思念之情,并望能安排在某一地点姐妹相见一面。同时也希望国民党把孙中山先生的一些文件归还孙夫人。我离开北京去台湾时,舅父廖承志对我说:‘孙夫人希望蒋夫人有回信。’信是我亲自交给蒋夫人的,但没回信,再去询问时,夫人说:‘告诉她,知道了。’”

宋02.jpg

让宋庆龄喜出望外的是,通过孔令侃得到宋美龄联系方式的愿望,很快就有了结果。1981年2月27日,廖承志致信宋庆龄:“随信附上的东西您也许会有兴趣。这些消息是从美国工作的同志那里得来的。我相信来自可靠的人,尽管是间接的,但他们是用了大力气,从您的亲戚和妹妹那里得到这些消息。”

廖承志还写道,“有趣的是知道你妹妹是怎样看您的。而我相信这并不是不可想象的。不仅如此,在一个美国人——里根的信使,和一个中国人到过北京后,她表露了她的感情,我相信,要比家庭感情的含义更多些。”“更有趣的是,大卫•金把您妹妹的地址和电话告诉了我们。如果没有弄错的话,我想大卫是为您而这样做的。”

在何大章看来,这封信里附送的材料,他至今没有看到。但可以想见的是,其中有美龄对庆龄的看法,而且从语气上看,这些看法是正面的。信中提到的“大卫•金”显然是“大卫•孔”的误译。这个错误应当由廖承志去世后为他编辑文集的翻译人员负责。因为英文中“金”和“孔”的缩写字母都是“K”。大卫是孔令侃的英文名。

宋庆龄病重渴望见妹妹最后一面 宋美龄回电报说把姐姐送到纽约治病

1981年的宋庆龄已经病得十分严重。在这段时间里,邹韬奋夫人沈粹缜经常守在她的身边。一次,宋庆龄对沈粹缜说:“我牵记美龄,现在能来就好了。”“美龄假使能来,住我这儿不方便,可以住在钓鱼台,你们认识,你帮我接待,早上接她来,晚上送她回去。”沈粹缜频频答应着,并迅速向邓颖超反映了宋庆龄的心愿。

这次很快就有了回音:宋美龄身居美国,当时也身体有病,不能成行。听到消息,宋庆龄叹了口气,惋惜地说:“太迟了!”她似乎预感到自己已经来日无多。她叮嘱沈粹缜:“国内认识美龄的人不多了,如果她来,你一定要接待她。”

宋庆龄病危之际,她的亲属聚集在北京,围拢在她身边。大家都知道,宋庆龄牵挂的是妹妹美龄,于是决定发电报到纽约,把病情的严重情况告诉宋美龄,希望她能够回到中国,在姐姐去世之前再见一面。几天之后,终于收到了一封回复电报,内容非常简单:“把姐姐送到纽约治病。”家亲属们对这个反应大为吃惊,宋美龄甚至没有在电报上签署自己的姓名!

宋01.jpg

5月30日,宋庆龄治丧委员会发表公告:“孙中山先生夫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不幸于五月二十九日二十时十八分在北京逝世。”治丧委员会同时向在台湾和海外的包括宋美龄在内的亲属发出邀请,希望他们来祖国大陆参加丧礼。这一邀请使台北十分紧张。

廖承志曾说:“我们发电报邀请宋美龄参加葬礼,蒋经国很恼火,又派人到美国去,又写信去,又如何如何,又通过孔令侃,怎么样怎么样。”蒋经国深怕远在纽约的宋美龄会因感情冲动做出什么举动。

当天,宋美龄就对此事作出了明确表态。5月30日,她自纽约致函在台北的蒋经国:“月前廖承志倩托陈香梅函报孙夫人病危,廖得彼方最高层同意请余赴北平,陈并告令侃希得以一复音,余听后置之不理。”“骨肉虽亲,大道为重,我等做人做事须对得起上帝、国家、民族及总理主义、父亲在天灵,其他均无论矣。”收到这封信,蒋经国肯定长出了一口气。

二姐去世后宋美龄多次流泪并祷告 一本《宋庆龄画册》她看了两个多小时

对于二姐宋庆龄在北京去世的噩耗,宋美龄真的就无动于衷,毫无亲情吗?据香港《百姓》半月刊报道:接近宋美龄的人士透露,1981年5月下旬,她在得知宋庆龄病危及逝世的消息时,曾几次流泪,并为二姐向上帝祷告。

牛恩美说:“1990年至1995年,我差不多每个月都到宋美龄表姑妈家吃午饭,有时是她亲自打电话约我和家姐去。一次,她带我们到二楼睡房去看她创作的画和著名画家赠她的画。一进门,我一眼就看到柜子上摆着宋庆龄表姑妈的照片,心里很感触。我问她1977年见到宋庆龄表姑妈时,发现她有些虚胖的原因,宋美龄表姑妈告诉我这是一种病造成的。我借此机会转达了宋庆龄表姑妈对她的问候。”

2010年5月底,何大章第三次到台湾访问。其中妇联会安排了一次宴请。宋美龄曾长期担任妇联会的主任。他的临座是一位秦女士,她问何大章说:“你们基金会出过一本宋庆龄的画册?”何大章回应说:“对。”她说:“当时朋友借给我一本。我拿到特别高兴,就赶快送去给蒋夫人看。蒋夫人坐在那儿,一幅一幅认认真真地看了两个多小时,一动不动,而且旁若无人。看完之后蒋夫人什么话都没说,就把那个画册收起来了。”

秦女士还告诉何大章,在宋庆龄去世的那几天里,宋美龄完全沉默,一言不发。这些都表现美龄跟庆龄其实感情是很深的。但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她要有很多避讳,无法做任何表示。

1996年,宋美龄九十九岁了,她对陪在她身边的宋子安的儿子宋仲虎说:“你也晓得,我的姐姐走了,哥哥弟弟也走了。我不晓得为什么上帝还留我在人间。”宋仲虎陪了她一个星期,每天她都提起这同一个问题。

最后一天,她似乎找到了答案:“我想,上帝留我下来,要我引领还不信基督的家人走向他。”宋仲虎说,他觉得她们三姐妹“彼此非常想念,在晚年时非常渴望能碰面,但是时势并不允许”。他说,宋美龄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如果我姐姐庆龄还在的话……”

宋05.jpg

晚年宋美龄长居美国长岛蝗虫谷孔宅 望着宋家全家福满满的回忆与遗憾

过了百岁生日后,宋美龄身边的工作人员发现,她每天增添了一件事,就是浏览相册。看着宋家全家福的照片,她对工作人员说:“我的父母、大姐、二姐、哥哥及两个弟弟的形象,像天上飞驰的彗星,常在我的脑海里闪现。他们一个个都到上帝那里去了。”

她指指照片上的蔼龄、庆龄、子文说:“大姐蔼龄是1973年10月19日八十五岁走的。大姐小时候同我一起玩捉迷藏、丢手绢、跳房子游戏,玩得真开心。她走的那天,我在台湾没能赶上与大姐作最后的诀别,这是我终生的遗憾。”

宋美龄还清晰地记得,二姐庆龄是1981年5月29日因白血病走的,小时候二姐一直疼爱她。有一次,她的手指头扎了一根刺,二姐掰着她的手指看了又看,拿来了一根绣花针,静气凝神小心地为她挑刺,那情景仍历历在目。她如果犯了什么错误,二姐很少批评她的。据从北京来的人捎信说,二姐病危时渴望见到她,发高烧时一直呼叫着她的名字。二姐走之前她未能到她身边看上一眼,这也我终生的遗憾。

宋美龄和哥哥子文关系也很好,早年她赴美读书,子文是她的保护神。遇见谁欺负她,他必定跟谁没完没了,与人争论,有时会急得手脚并用,直到别人赔礼道歉才肯罢休。她如果不小心跌倒了,他知道后,必定赶去抱住她,并帮助她揉着跌痛的地方。

宋07.jpg

1971年4月,77岁的宋子文在一次晚宴上因肉骨头卡住了气管,猝然而死。听说北京的姐姐宋美龄要赶来美国参加他的葬礼,夫君蒋介石怕上政治圈套,不让她赴美参加葬礼。其实,北京到美国纽约没有航班,也没有包机,庆龄姐没能来。霭龄大姐听说二姐要来美国,也不愿参加子文的葬礼。

对此,宋美龄向身边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想起来,心中很是后悔。因为政治沟坎,阻碍了她们的手足之情,她没能参加子文的葬礼,也是她终生的遗憾。回想起小时候姐姐哥哥们对她的无比关照,心中充满了幸福,至今仍沉醉不已。那种感觉虽已遥远,足可以叫她回味一生,她说着说着就流下泪来。

2003年10月24日,三姐妹中的小妹美龄,以106岁高龄告别人世。她活得并不轻松。远去的亲情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但更多的是悔恨和煎熬。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北京西城:在宋庆龄奶奶生活过的地方过六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5-30
顺义两名学生获第十六届宋庆龄奖学金
北京顺义官方发布 2024-11-19
在宋庆龄奶奶生活过的地方过六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1
不一样的海畔儿童节 在宋庆龄故居过六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31
视点|北京西城什刹海街道少年儿童宋庆龄故居里过“六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31
宋庆龄故居将于5月28日12时闭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26
观海棠听诗歌 宋庆龄故居里海棠文化节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06
中网公司与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签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