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俄罗斯09852型特殊用途核潜艇“别尔哥罗德”号在北德文斯克船厂下水。标志着这艘担负俄罗斯搭建“四位一体”核打击体系的重要装备进入快车道。
军事评论员宋忠平告诉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将该型潜艇与“四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相挂钩,是非常高的评价。那么,上述“特殊用途”核潜艇的定位究竟特殊在哪?宋忠平称,关键在于其搭载的俄罗斯在研的新型战略打击武器——“波塞冬”战略核鱼雷。而“别尔哥罗德”号则是首个能搭载“波塞冬”的发射平台。
2020年交付海军
政知道梳理得知,“别尔哥罗德”号原为949A型核动力潜艇12号舰,于1992年7月24日开工。此后俄罗斯一直无力完成,2012年12月20日,又重新以09852型特殊用途核潜艇的名义建造。俄罗斯媒体透露,该艇2020年底交付俄罗斯海军。
4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过电视在线观看了潜艇下水仪式。船厂负责人布尼申科在仪式上表示,“造船厂在既定时间框架内,高质量地完成了建造潜艇的全部任务。”此外,俄罗斯消息人士称,潜艇核反应堆测试和码头试验定于年内进行。
宋忠平解读称,正因为这艘“别尔哥罗德”号潜艇是由奥斯卡级改装升级而来,因此该型潜艇的建造周期相对来说就会快一些。这也比较符合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快速提升俄罗斯的战略打击能力的初衷。但值得提到的是,虽然这艘用“半成品”改造而来的新型潜艇没有实现重大突破,但其搭载的“波塞冬”战略核鱼雷才是俄罗斯意欲打造的新型战略核力量的关键。
俄方消息人士透露,该潜艇能装载6枚“波塞冬”型战略核鱼雷。此外,该艇还能携带特种情报作战潜艇,以此攻击敌方水下通信网络。
“四位一体”
潜艇不牛鱼雷牛,那么这款肩负构建“第四位”战略核打击体系的重器究竟先进在哪里?
这款武器的绰号“波塞冬”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海神,当他愤怒时海中就会出现海怪,当他挥动三叉戟时,不但能轻易掀起滔天巨浪,更能引起风暴和海啸。从上述寓意中也不难揣测,这款新型鱼雷的威力之巨。
俄媒透露,“波塞冬”核动力鱼雷直径约1.5米,长24米。其作战距离可达10000公里,下潜深度1000米,水下最大航速每小时200公里。每个“波塞冬”鱼雷均可搭载常规弹头或20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攻击港口与航母战斗群。美国媒体将“波塞冬”鱼雷称为“末日核鱼雷”,认为属于“第三次报复性武器”,使美国就算能拦截俄罗斯发射的核导弹,也无法赢得核战争。俄军方消息人士透露,俄海军计划未来列装超过32枚“波塞冬”鱼雷。
宋忠平表示,以往的鱼雷携带核弹头并不足为奇,前苏联同样也曾大规模研制核鱼雷。但“波塞冬”鱼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核鱼雷,它是一款依靠核动力推进、可以携载核战斗部的洲际鱼雷,全称应该叫做水下核动力无人潜航器。“可以说,‘别尔哥罗德’号潜艇加‘波塞冬’核鱼雷的组合一旦形成战斗力,俄罗斯便构建起了区别于以往的四位一体战略核力量。这样的评价是很高的,同时也证明了这款新型武器的重要性。”
宋忠平解释,以往我们所谈及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一般是指,陆基洲际导弹、潜射洲际导弹、远程战略轰炸机。而从潜艇发射下潜深度1000米的潜航器,开创了新的从海底深处发起战略打击的“第四位”。
“波塞冬”厉害在哪里?
对照参数表,宋忠平告诉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波塞冬”最大优点是具备很好的隐身能力。一方面,它的速度能够达到200公里每小时,在海底潜航,这样的速度已经十分惊人。另外,它的下潜深度可以达到1000米。对于现有的不论是核动力还是常规动力的有人潜艇,1000米的深度都可谓禁区。“所以你要想在这个深度去拦截或者发现‘波塞冬’都是很难的。在深厚大海的保护下,航程过万公里的‘波塞冬’就可以形成战略打击能力,做到隐身突防。”
既然海底潜航优势这么明显,那么此前为何未见类似武器面世?
宋忠平表示,海底的无人潜航武器,最难的就在于海底导航和通讯。尽管目前已经有自主导航等相关技术,但实际上在海底情况多变的状态下,这种导航的难度仍然非常大。所以俄罗斯如果真的能够实现其宣称的航程1万公里,自主接近既定目标并摧毁,这个技术含量是很高的。“另外,即便解决了自主导航问题,水下通讯同样也是另一个大的难点。可以想见,1万公里的距离,抵达并摧毁的这个过程耗时不会短。战场瞬息万变,如果在发射后解决不好任务重新编排的问题,那会带来极大的隐患。”宋忠平举例解释称,假如你现在设定对某一个目标进行打击,如果战场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此时需要改变目标或者放弃袭击,那么你如何有效掌控这颗行进过程中的水下武器就成了重中之重。如果解决不好,可能会引起重大的误判,甚至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如果俄罗斯解决不好水下导航、水下通讯这两个问题,“波塞冬”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
“波塞冬”并非俄唯一新“杀手锏”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波塞冬”的研发早有苗头,并且俄方已经着手研制多款新型“杀手锏”。
2018年3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国情咨文中首次公开表示,正在研究数款战略核武器,以保持俄罗斯对美国的战略核威慑能力。除了“波塞冬”核鱼雷,“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匕首”高超声速弹道导弹等新型战略打击武器同样在列。
宋忠平评论认为,俄罗斯长期面临美国制裁、北约东扩的压力,同时在经济不见起色,军事装备年久失修的背景下,打造一款甚至几款新型战略打击武器,对俄罗斯提振信心、强调存在、获取谈判资本都意义重大。“在资金比较有限的状态下,短时间内打造一款杀手锏核武器,这对于俄罗斯的军事安全、国家安全都极具好处。但也可以看出,‘波塞冬’更多还是作为一种战略威慑性的武器。实战中,这种武器的应用场景应该不会太多,如果想用此实施战术打击,那对其打击精度将提出更高要求,水下通讯、导航难度也相应更高。”
“战略武器未来的趋势将朝着‘多基化’发展,即呈现出比既有陆基、空基、潜基更为多元的打击手段。”宋忠平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岩
编辑/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