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清华校长:要在服务国家的历程中成就一流大学的高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19-03-13 23:00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北京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发言时表示,大学在解决当前出现的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上大有作为,要通过建立完整的创新体系,让基础研究和产业需求纵向贯通。他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学对人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大学一定要有人文氛围;大学还要置身于国家的发展中彰显价值,要在服务国家的历程中成就一流大学的高度;大学要走出去,发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声音。

大学一定要有人文氛围

北青报:作为大学校长,您认为大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有多大?

邱勇:我自己一直在清华学习成长,工作到现在,清华于我而言首先是一种温暖的感觉,所有清华学子在学校受到的文化熏陶让他们终身受益。学校给予一个人的影响是一辈子的。

北青报:清华大学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一所工科类高校,近年来在文科领域持续发力,包括推动通识教育等,希望给学生带来什么?

邱勇:其实清华大学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学科调整,文科领域发展很快,清华现在就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未来的清华肯定会更人文,我们还要进一步发展基础文科,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们还要推动文理渗透,清华的学生很聪明,也很有能力,他们今后能走多远,能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使命,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能力和知识,而是个人的人文素养和个人的价值取向。

加强通识教育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去年清华开设了写作与沟通课,这门课不只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沟通交流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2015年,所有清华本科新生拿到录取通知书时还收到一本书《平凡的世界》,接下来逐年送的书还有《瓦尔登湖》、《艺术的故事》、《从一到无穷大》。我们希望学生通过读书丰富生活、学会思考。

我们当前正在做新一轮校园规划,这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规划,而是要明确学校定位,校园首先应该是人文校园,大学一定要有人文氛围。

大学的中国特色首先要体现在对国家的服务上

北青报:此前您在一次讲话中提到,清华大学要成为代表国家的大学,如何理解?

邱勇:大学是国家的大学,大学崛起往往和国家崛起同步,大学只有置身于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中才能显示自身的价值。大学要有服务国家的意识,只有在服务国家的历程中才能成就一流大学的高度。

北青报:以清华为例,当下大学自身建设发展应该在哪些方面发力?

邱勇:清华当下的发展目标是成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一流是世界范围内的一流,中国特色首先要体现在对国家的服务上。大学不能孤芳自赏,没有这种服务精神,大学在国家历史中就不能占据一定地位。

清华大学与国内其它大学一样,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过去二十几年取得了显著进步。大学要有自信,要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大学同时要对现在的问题有清晰认识,和世界顶尖大学相比,清华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今后我们要通过改革解决自身存在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同时要面向世界,坚定地走出去,只有走出去,百年清华才能更上一层楼。

北青报:您多次提到大学应该走出去,具体应该如何做?

邱勇:大学走出去,就要全球布局。当前很多世界一流大学都在做全球布局,清华大学推出了全球战略,包括倡议成立了亚洲大学联盟,在西雅图创建了全球创新学院,在米兰建立了中意设计创新基地。2018年分别在印尼、智利成立了东南亚中心和拉美中心。

大学要走出去,还要积极发出我们的声音。今年1月份,清华大学在达沃斯牵头发起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拟成为首批成员的八所大学都是世界顶尖大学。在应对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上,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担当。

努力在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上有所作为

北青报:您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发言时曾提到,大学对于解决当前出现的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上大有作为,这些问题成因是什么,大学有哪些优势?

邱勇:当前出现的技术瓶颈和“卡脖子”问题,原因很多,包括基础研究缺失、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学科交叉不够、技术整合集成能力不强等。大学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可以有所作为,大学有三方面优势,包括人才优势、基础研究优势和学科优势。

北青报:对于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邱勇:大学可以推进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推进改革,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倡导坚守诚信、崇尚创新、鼓励探索、敢于担当、宽容失败的良好学术文化,支持教师做真正有价值、有长远意义的基础研究工作。二是积极推进跨学科交叉,营造有利于跨学科学术交流的氛围,鼓励老师跨院系兼职、联合开展跨学科学术研究,并建立相应的学科交叉平台。三是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建立新型的产学研合作体系。要努力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校企合作不是简单地完成技术转移,学校的技术企业拿来转化,而是要在强调问题导向的同时,努力推进从产业需求到技术开发到基础研究的多层次合作,实现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应用的全线贯通。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泽伟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峻
编辑/马晓晴

相关阅读
丘成桐捐赠支持清华大学数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8
清华大学召开主题教育总结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2
清华大学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水木湛清华 奋进新征程
人民日报 2022-10-07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光明日报 2022-05-25
清华新书记上任首次亮相:未来十年清华目标是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澎湃新闻 2022-03-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