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海南省代表团在驻地审查预算报告,财政部部长刘昆下团参与旁听。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讨论中海南省省长沈晓明打断了儋州市市长朱洪武关于橡胶产业的发言。沈晓明转过头向刘昆解释称:“这里我想补充一下,天然橡胶是重要战略物资,如果产量继续走低,我们很可能会面临受制于人的窘境。另外,要想从无到有恢复橡胶的产能,这个周期大概是8-10年。”
儋州市乃至海南省究竟在橡胶种植方面遇到了怎样的困境,而这又为何会影响国家安全?记者会后向沈晓明追问,有意思的是,沈晓明表示会上发言的朱洪武更了解情况,已经走进电梯的沈晓明向会场内喊话:“洪武,请接收一下这位记者的采访。”
而后,记者就此对朱洪武进行了专访。
橡胶是国家重要战略物资
记者梳理材料得知,天然橡胶之所以被当作国家战略物资,是由于其耐水、耐温等特性,在众多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中也包括军工领域。事实上,用最简单的防护用具举例,军用帐篷、军用鞋靴就离不开橡胶。
朱洪武介绍称,海南是我国天然橡胶主产区,在维护天然橡胶资源安全上肩负国家重要使命。根据相关文件,中央划定海南省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面积840万亩,占全国1800万亩的46.7%,其中儋州市的种植面积达到一百多万亩。“可以说,海南的橡胶产量和胶林的保有量占据我国‘半壁江山’。另外一半主要是云南的西双版纳,但由于橡胶市场大环境不好,我相信西双版纳也面临着和我们一样的困境。”
中国的橡胶需求80%靠进口
那么儋州乃至海南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烦?
朱洪武告诉记者,天然橡胶是海南的重要农产品,是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重要产业。目前,我国天然橡胶年消费量约540万吨,占全球的40.1%,但总产量仅81.6万吨,占全球的6.1%,自给率不足20%,供应安全受制于国际市场,不利于国家战略安全。“原来我们自己的产量是很高的,从2011年相关市场低迷,割胶不挣钱了,从4万多元每吨降到了1万多元每吨,因此我们自己的产量越来越少。但是虽然产量下来了,可市场的需求没有变甚至是增长的,因此就需要大量的进口。目前我们的自产率只有20%,剩下80%靠进口。”
“会上省长是站在国家发展的角度上去强调的,除此之外,橡胶产业利润腰斩,给胶农带来的冲击也非常大。”朱洪武介绍称,海南省大概有70多万胶农,算上他们的家人,靠橡胶吃饭的人口也要几百万人。但现在由于“弃割弃管”的问题凸显,国家给我们的要求是840多万亩的保有量,但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降低至810多万亩了。
何为“弃割弃管”?朱洪武解释称,橡胶种出来以后需要去割胶收集乳汁,但现在很多老百姓因为收益太低不愿意去割胶,不愿意去维护橡胶林。此外,也正因为橡胶是国家战略性物资,所以农户要换种其他作物就必须得到政府批准。但事实上,如果不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一般是不会允许砍伐胶林改为他用的。“那么老百姓割胶又不挣钱,也不能砍伐换种,等于是守着自家的胶林把土地浪费掉了。对于个别没有其他专业技能的人而言,这也导致了一些致贫的风险。”
儋州市长提议向国家要23亿补助
记者注意到,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省份,要发挥热带地区气候优势,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2018年7月,韩正副总理在海南视察时提出“要研究中央财政对海南胶农实施补贴”的指示。
在这样的背景下,朱洪武在会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第一,建议国家在种植成本方面给予一定补贴。由于橡胶从种到收,大概需要8到10年的时间。“因此这个时间段内是没有收益的,相当于一个回报周期非常长的前期投资。”
第二,针对已经成熟的胶林,建议通过保险的模式给予胶农一定保障。“先期测算一个保有价格,当市场价跌破保有价的时候,国家启动差价赔付。用这种旱涝保收的承诺,打消胶农的顾虑,鼓励他们去割胶。目前我们海南在局部地区已经开始探索实施了,效果非常好。但是对于海南这个财力并不雄厚的省份而言,全面推开还是压力很大的。”
通过细致的测算后,朱洪武给了记者一个总数,即如果落实细化后的建议,共需中央财政每年补助海南23.2亿元。“通过财政补贴,既可以保障国家战略物资安全,也可以让这个产业健康发展,从而让海南省的胶农过上更好的生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岩
编辑/马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