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 | 外卖女骑手谷小芳:做梦都是送餐超时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19-03-07 11:03

献给在工作岗位上的所有女神,节日快乐!

在号称全国最堵的大山子桥十字路口前,谷小芳等红绿灯的间隙抓紧时间吃了根油条

谷小芳在望京西园一区楼下转了三个圈,仍然没找到入口,然后在客户“你刚来路不熟是理由吗?你会不会送餐啊?”的质问下,站在路边默默地泪就哗哗往下掉——这是她到北京成为一位外卖骑手的第三天。

1987年生人,来自河南洛阳的谷小芳在2018年6月底到的北京,在中介的介始下当了外卖骑手。那天,她对要送餐的小区楼号不熟,按客户电话里说的走,却死活找不到,给站长打电话求助,仍然找不到。中间客户一直催,虽然没有骂人,但口气很严肃,再后来,她急哭了。旁边一位阿姨看到说,孩子别哭,你要去哪我带你去。正好阿姨跟客户同一栋楼,就把小芳带到了门口。见到客户后小芳连声道歉,估计是看到小芳的眼睛红了,客户也没说什么。

送完餐后,小芳给她所在的望京站站长打电话要求休息,说感觉自己可能不太适合这个工作。站长安慰她说刚开始肯定有各种问题,让小芳先歇两天。两天后,感觉心情比较平复了,小芳就又继续上班。这一上就是八个月,直到现在。

由于工作需要见很多人,之前从不打扮的谷小芳现在出门前一般会尽量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一点

不同于男性在小地方也能找到收入不错的工作,谷小芳觉得在大城市,女性的工作机会更多。在家乡,她的工资是3000元左右,现在在北京当骑手,一个月能挣八、九千块钱。除了薪酬,这个行业能接触到很多不同的人群,见识到不同的地方也是谷小芳所看重的。这一点跟某配送平台发布的《2018外卖骑手群体洞察报告》的统计数据是相吻合的:吸引骑手的除了薪酬还有自由,30%的骑手表示喜欢通过骑行来感受城市,这份职业让他们扩大了见识面。

北京冬季的大风天,戴口罩根本没用,脸上皮肤照样能吹裂

比如遇到外国人订餐,对方听不懂普通话,谷小芳听不懂英语,联系时找了客人的中国同事接电话。再比如一位70多岁的老客户,谷小芳差不多每天中午都会给他送餐。有一天敲门5分钟都没开,小芳就给订餐人打电话。电话那头估计是大爷的女儿,很肯定地说家里有人,麻烦小芳再多敲一会。10分钟后,后面点了餐的客户一直在催,小芳也很着急,一个单子超时会导致后面的单子全部超时,而超时会扣一半的配送费。最后,小芳差不多是敲出砸门似的动静时,终于听到里面老大爷应了一声,然后再等了5分钟,大爷才起床穿好衣服开了门。

这个单子一共等了20分钟,不过起码确定了大爷没事,要不就算谷小芳继续送餐,她也不能安心。在路上,谷小芳给订餐人打电话,告诉她老大爷没事,就是睡着了,女士很感激,给了小芳好评和打赏。虽然后面两个单子都超时了,经解释,客户也表示了理解。谷小芳总结了一下自己八个月的送餐生涯:遇到的还是好人多。

冬天冷的时候,谷小芳会到相熟的餐厅等订单,现在天气暖和了,她就在餐厅外的路边等,不进去打扰别人

另外一个好人是在春节期间遇到的。因为春节期间很多餐厅不营业,营业的餐厅就会非常忙。8点的一个订单到了9点多餐厅还做不出来,谷小芳就给客户打电话问是否还等?客户觉得小芳等了一个多小时不容易,同意取消订单,小芳回答说她只是怕客户一直饿着肚子。小芳继续等下去,拿到餐时已是将近10点,送到时已快11点了,那天是大年初六。送完餐要走时,客户硬塞了一瓶饮料过来,小芳下楼途中他就给了一个好评,还发消息说表示感谢。

谷小芳与女儿的合影,手机上有许多的裂痕,明显能看出不是一次摔出来的

今年过年谷小芳没回家,一是公司需要人值班,二是回家的车票买不到。年三十那天打电话回家,小芳没敢让女儿接电话,因为一听她的声音女儿就哭。当天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半,回到住处就睡觉了。现在回想起来,她都不确定自己除夕到底吃上饺子没有。

自从干了这行,吃饭的时间也被迫改变:大家都吃饭的时间必须是外卖骑手最忙的时候。抽5分钟吃一口?不存在的。对于骑手来说,5分钟就是一系列单子会不会超时的决定性因素。通常,两个单子的间隔是10分钟,这10分钟,要从一个小区到另一个小区。进管理严的小区大门要花时间,等电梯要花时间,人不在家或者开门慢的敲门等待要花时间。在送餐高峰期,一般走路都得小跑;中午遇到写字楼电梯上下人多,等好几拨都上不了时,10层以下的谷小芳都直接去爬楼梯,最高的一次爬了19层。这样下来,来北京半个月后,谷小芳就瘦了10斤。可是总爬楼梯膝盖也受不了,不得已,膝盖上常期贴着膏药。

有时中午的确太饿了,等不到下午两三点不忙时再吃饭,谷小芳就在等红绿灯时,匆忙往嘴里塞几口干粮。这个工作除了费膝盖,也费手机,工作不到半年小芳就换了两个手机,都是摔的。由于工作的性质,骑手的手机使用率很高,一天多达十几个小时,加上总是匆忙赶路,手机掉地上是常事。

虽然手机在小芳这成了易耗品,但它的待遇很高。在今年冬天最冷的时候,早上出门时手机的电量是98%,在外面用了不到半小时,一下就变成15%了,再一会就关了机。经历过一次之后,小芳从网上买了一箱暖宝贴,一百个,冬天出门就给手机贴上。自从用了暖宝贴,手机的确再也没有突然掉电了。

谷小芳当过两次月度单王,除了技巧,时间和精力的付出必须要比别人多才行

谷小芳以前虽然也从事过服务行业,但都不像骑手对时间要求这么高,差两三分钟就能急死个人。中午11点到下午1点半是最忙的,在那个时间段,小芳的手机进到电梯里如果没有了信号,她就会很抓狂,因为从电梯出来时肯定会显示一堆未接电话。工作时手机信号延时个两三秒她都受不了,觉得时间特别长。这种焦虑情绪跟配达工作的超时考核不无关系。

因为害怕超时的焦虑,外卖骑手在路上总被批评骑行速度太快。小芳能做的就是尽量遵守交通规则,堵车时走一些小道,被催单时不抢道。但是再小心,每天在路上走也难免出现事故,最严重的一次是自己摔了,幸好没有撞到人。

干了三四个月后,小芳总结出了送餐的诀窍:尽量熟悉配送范围的路况和建筑物,比如哪个餐厅在哪里;小区有几个大门,进出时间的规定;楼栋多的小区区分楼号;晚上看不见路时怎么迅速找到;哪条路是捷径只容电瓶车过;何时何地会堵车;哪个大厦能不能让外卖骑手上去。

谷小芳碰到最高兴的事就是客户给好评和打赏,虽然就几块钱,但她认为这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

这个工作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比如有洁癖的客户,每次下单都会标注要求把自己的餐与别人的分开放;还有怕家长知道的年轻人,送餐要求上写着“不能敲门不能打电话,只能发信息联系,否则让我爸妈知道了,下个月生活费没有了”。

会碰到让人郁闷的事,也会碰到让人高兴的事。小芳碰到最高兴的事就是客户给好评和打赏,虽然就几块钱,但她认为这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有一次爬楼上去送的餐,送到时小芳直喘气,客户见状递过一瓶饮料让小芳歇口气,虽然最后没接,但这种被人关心的感觉让她心里很是熨贴。

之前遇到等红绿灯心里会很着急,现在谷小芳心态放松之后偶尔还会跟同行聊聊彼此的工作

在骑手这个行当里,一般是男性居多。据某配送平台发布的数据,全国9%的骑手为女性,年龄集中在24-33岁之间,部分地区的女骑手超40%。虽然总体人数不多,但谷小芳从自身出发,觉得女骑手其实有天然的优势。例如女骑手比男骑手在面对待客户的坏脾气时宽容度更高,这点在服务行业很重要。

除了服务态度上的优势,女骑手大多都比较勤快。望京站的单王就是一名女骑手,她有四年的工作经验,在兴起不久的配送行业里算是非常资深了。而不少男同事说起小芳时,也都纷纷称赞她跑单厉害,自己自愧不如。

但不可否认,女骑手的短板也是很明显的。去年小芳刚到望京站时最多有17个女骑手,后来慢慢地就剩现在三四个了。有的离开北京,有的换了别的行业。换了行业的女骑手告诉小芳,这工作太辛苦了。

在送餐的路上,谷小芳遇到了一位大姐跟她搭讪说想改行当骑手

虽然望京站里的女骑手在减少,但前几天,小芳在送餐的路上遇到了一位49岁的大姐跟她说想改行当骑手。小芳在门口等待客户出来取餐时,大姐过来搭讪,问女的当送餐员好不好做。大姐详细问了收入、工作时间和工作要求,发现跟自己曾经是送报员的工作经验很合拍,都是熟悉交通地理位置,多快好省地送到家里。大姐以前是一个报社的送报员,在报纸不再出刊后做了钟点工,但她觉得每天擦地搞卫生封闭又枯燥。大概了解情况后,大姐和小芳互加了微信,约好当天大家都有空时再联系。

出租屋没有冰箱,谷小芳把肉冻在窗外的空调室外机上

从上班特别忙的状态到下班后闲下来,有时回来躺在床上,小芳就会特别想家: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我在这里是为了什么?有一次脚被电动车压伤后,家里人无法来身边,同事朋友也都忙,她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一开始吃了好几天泡面,后来从网上买了根拐杖,就拄着它给自己做饭。可当真的去考虑要不要回家时就会发现:回家干什么呢?她一直记得之所以要出来的理由:见识更多的人和事,学更多的技能。

刚开始送餐时,小芳一开口就带了口音,客户有时会听不明白,她也觉得这样会显得自己不太可靠。几次之后,她决定在网上学讲普通话。八个月后的现在,小芳说话基本已经听不出带有明显的家乡口音了。

在老家遇到一点小事就容易急躁的小芳,来北京工作后见的人多了,看到每个人都有他的喜怒哀乐,心态也就平和了很多。遇到事情能从对方的角度去想,面对客户的脾气心理承受能力也大大增强。

在一个自行车支着的书摊前,她拿着《巨婴国》想询价,但老板一直没在

骑手的流动性很大,但谷小芳打算继续干下去,过几年干不动了就回老家。在这期间,让孩子寒暑假都过来北京见一下世面。为此,她特意单独租了一个单间,而不是像大部分骑手那样选择合租。她觉得孩子从小生活在农村,见的东西少,应该到大城市熏陶一下。虽然不能让孩子来北京上学,但是会力所能及地尽量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798艺术区属于小芳的配送范围,送餐之余小芳没少在里面闲逛。闲逛时她会拍点自己觉得新奇的,或者猜测孩子会喜欢的东西发到孩子姥姥的手机里,感觉这样等于是带着孩子在看。

在一个书店里,她对着一套漫画版的三国故事书看了很久。小芳很熟悉三国里的人物,看绘图里的人物特征就能分辨出一群人里分别是哪个角色。不过后来问了一下故事书的价格和里面有并无拼音标注,最终没有买。

在一个书摊前,小芳拿着《巨婴国》想询价,但老板一直没在。这本书的作者是位她关注过公众号的心理学家。在《2018外卖骑手群体洞察报告》里提到,骑手最爱的作家是金庸,最喜爱书籍的类型是小说。

谷小芳觉得自己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农村,需要到大城市来熏陶一下,虽然没法让她来北京上学,但是会力所能及地尽量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从邮递员到快递员到送餐员到跑腿,这个连接商家与用户的行业渗透到了每个人的生活。据某配送平台的数据,2018年前三季度订单量超150亿,配送注册骑手超300万人。而全国骑手的收入在4000-8000元之间,不少收入已超过骑手原藉的平均工资;33%的骑手有房产,20%的骑手有汽车。

现在,谷小芳也在努力成为其中杰出的一员。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小嘉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小嘉
编辑/陈柏

相关阅读
外卖骑手送餐受伤算工伤么?法院这么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5
“骑手偷拍取餐女顾客”已被封号,还有假骑手在“剧情演绎”
红星新闻 2024-07-25
商家虚假出餐致配送超时却让骑手“背了锅”
工人日报 2024-06-21
外卖骑手送餐途中受伤 所在公司该不该担责
西安晚报 2024-05-30
“银发骑手”来了!无偿送餐 平均年龄超60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21
小区内送外卖“找楼”难 骑手自发在地图上标注楼号 多地推广小区挂“外卖骑手地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8
外卖骑手与“系统”对话
解放日报 2023-11-02
外卖骑手“清凉权益”期待硬核保障
工人日报 2023-07-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