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脸针580元体验价啦!”日前,微博上一则医美广告让爱美的胡女士不禁动了心:原价2000元一支的瘦脸针,现在打2.9折,折后价不到600元钱,就能让自己的圆脸变成瓜子脸。然而到了医院她才知道,只打低价瘦脸针不能解决她的面部美化问题,面诊时医生助理当场给出一套综合方案——“瘦脸+除皱+填充”,算下来至少得2万元,令她非常意外。
对此医美专业人士提醒,根据人脸咬合肌的情况,只打一针肯定达不到瘦脸效果,“广告上所谓的体验价,只不过是医美商家的获客手段。”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同样是“兰州衡力瘦脸针”,很多医美医院的报价方式更是五花八门,有的是188元一针,有的是480元一个部位,有的是399元一支,令消费者云里雾里。
遭遇:只想打580元瘦脸针 结果被加项要花2万元
在一家微整形医院官网,北青报记者以求美者身份进行咨询。整形顾问“Miss张”说,580元的体验价活动已经结束,现在瘦脸针的优惠价格是599元一支,规格为50个单位,品牌为国产兰州衡力。据了解,兰州衡力肉毒素价格为每支2000元/50个单位,因此即使该院的“瘦脸优惠针”价格上浮19元,也给人感觉折扣力度还是很大。不过当北青报记者想进一步了解情况时,Miss张就提出要加微信细聊,“你现在哪个城市?”她问,“方便的话到医院来面诊,针对不同的情况咱们治疗方式是不一样的。”
胡女士就是这样被另一位整形顾问“Miss陈”从线上网页引导到线下医院的。据了解,这家整形医院位于北京东三环,室内装修像是豪华会所。前台几位年轻漂亮的接待人员笑容可掬。
“我刚才还和她微信联系,Miss陈一直微信催我到哪里了。”胡女士说,可令她感到奇怪的是,现场接待人员并没有让Miss陈现身,而是拿出一张表格,让胡女士先填写基本信息,并表示正在联系医生助理。
不一会儿,胡女士就被领到一间咨询室,医生助理小郑女士正坐在巨大办公桌后面,等待为胡女士面诊。小郑看了看胡女士的脸,就把手边的一面圆镜子转过来对着胡女士脸说:“姐,您只打一针瘦脸针肯定效果不明显,打了也白打,看这法令纹、鱼尾纹。”针对胡女士的个人情况,这位医生助理给出的建议是“打玻尿酸填充、肉毒素除皱,至少能让您年轻10岁。”而这最后一句话让胡女士又动了心,“需要多少钱呢?”于是小郑拿出一张A4纸,在上面给胡女士开了一张“打针目录”,包括580元一支的优惠针在内,胡女士的这套“微整形美容处方”需要金额2万多元。本来是想花个几百元改善一下面部状况,不成想却要多花好几十倍的价格。她想找Miss陈问个究竟,但是这位线上整形顾问一直没有露面。
调查:报价五花八门 “低价”就是为了吸客
在悦美微整形APP上,各家微整形医院、门诊都在做优惠促销活动,打价格战。但是北青报记者观察发现,他们在报价方式上五花八门,同样的产品每家医院的价格不同,作为外行的消费者很难搞清楚其中的门道。
以国产兰州衡力肉毒素为例,艺星医院为580元/50单位;长虹医院的价格为466元/100单位;凯润婷医院为188元/次;美诗沁诊所为399元/100单位;斯悦涵美美容诊所是480元/部位。有的医院还公示了限购政策:每人最多预订1件。但是很多医院并没有向消费者说清楚优惠瘦脸针的购买使用条件。
据医美业内人士透露,通常来讲,医美诊所获客成本为每人5000元,这其中包括广告费用、宣传费用、人力成本、办公成本等等,188元价格只占诊所获客成本的3.7%,商家怎么可能做赔本买卖呢?不过可以放心的是,188元一次的瘦脸针质量没问题,但是需要让求美者“明白”的是,这其实是各个医美医院、诊所获客的渠道和手段。一般来讲,一支原价1980元/50单位的瘦脸针,以188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但是消费者只打一针肯定是达不到瘦脸效果的,需要购买第二针,那么这第二针就会恢复原价了。
据介绍,医美诊所的推销套路是,用低价美容针吸引目标人群上门,在面诊环节给出套餐方案,这个方案一般因人而异,多种美容针剂、项目趁机加入进来,比如除皱、隆鼻、丰唇等,使消费者美容账单费用翻倍上涨。此外还有的诊所推出会员打包服务,就是求美者一次性缴纳一两万元成为会员,诊所负责该会员全年的面部除皱、瘦脸服务。这样一来,被低价瘦脸针吸引过来的求美者就身不由己成了医院的“回头客”。
据某医美机构透露,医院注射医疗、美容皮肤科和整形手术三大业务的诊疗人次均逐年上升,以2017年为例,注射医疗人次最多,高达14.68万人次。回头客是主要消费人群,2017年的老客比例为46.71%,已经由2015年的18108人增长至2017年的63796人。
分析:医美机构营销占比偏高
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统计,从市场需求上看,中国医美行业的市场规模目前已跃居于世界第二位,2019年我国每年整形人数将超过2000万人次,预计到2022年,中国整形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全国医疗整形美容女性消费目标人群约1.2亿人,人们对医疗美容的需求每年以10%的比例递增,支撑了我国医疗美容产业每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
与此同时,随着医美机构数量持续增加,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导致专业性品牌建构的缺失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医美机构都靠铺天盖地的宣传来获得顾客。据一家医美集团统计,推广和营销费用过高,以至于影响了机构利润。2017年其销售费用为3.05亿元,占同期毛利润比例高达55%。
提醒:当心医美整形“三大坑”
层出不穷的医美广告,让很多爱美的女性都蠢蠢欲动,想要体验一把医美的神奇功效。但医疗美容和平常的美容护肤毕竟有所不同,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掉入医美的陷阱。而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不管是报纸、电视,还是微信、微博,随处可见医学美容的广告。但是,很多小型美容院达不到医疗标准和要求,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整形美容专家建议,求美者在接受整形手术前需要注意以下三个坑:
1.把“患者”当“客人”的服务心理。这种心理往往存在于不正规整容机构,为了推销产品和手术,不评测患者的整容风险和手术可行性,患者想做就给做,如对“顾客”一样殷勤,模糊了对应的“医学美容”和“生活美容”的界限。
2.弱化“医美”风险,让患者误以为和生活中的美容一样普遍。整容手术也是手术,尤其是面部手术,是有着巨大风险的。但是不正规的整容机构为了牟利,把动手术当成日常做美容一样推销给患者,让患者盲目整容。
3.虚假广告,夸大产品效果。市面上一些“专利治疗方式”“3D隆胸”听起来高大上,吸引人,但实际上我国只有“专利医疗器械”,治疗方式无法获得专利,那些听起来高级的整容方法很可能是“三无”!如果新产品、新技术真的是“特别新”的,也要慎重,未经大量临床实验的,也许,你就是“小白鼠”。
所以,当患者想要整容时,最好去正规公立医院做风险评估;当决定整容后,选择正规公立医院进行手术,才更有保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新培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