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三北”工程六期开局告捷 54万亩生态工程完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21 16:41

11月2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获悉,作为国家“三北”工程六期规划的开局之战,“北京市燕山山地南部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已圆满完成54万余亩林业建设任务。这一成果不仅为首都厚植绿色基底,更标志着北京高标准实施“三北”工程六期实现良好开端,为华北平原筑牢生态屏障。

此次完工的生态工程于2024年启动,涉及昌平、怀柔、平谷、密云、延庆5个山区及十三陵、八达岭2个国有林场,是北京“三北”工程六期中率先启动的重点项目。燕山山脉北京段约占市域面积43%,与太行山脉共同构成北京“生态屏障”,工程的完成使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多样性显著提升,城市生态安全韧性进一步增强。

在工程实践中,北京探索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特色经验。“我们先给地块做‘生态体检’,再量身定制修复方案。”市园林绿化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副处长王翔宇介绍,针对土层薄的荒山荒地,选用耐旱乡土树种构建混交结构;对退化林地则通过补植补播等技术改善林分,同时点缀山杏、黄栌等彩叶树种,打造四季有景的森林景观。

此外,科技成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支撑。八达岭林场引入无人机参与苗木运输,解决山高路陡运苗难的问题,大幅提升春季造林效率与苗木成活率;专利技术“栎树轻基质透根型无纺布容器苗”的应用实现造林突破。该林场的智慧管理平台整合防火、病虫害监测等模块,结合红外相机实时回传数据,实现“三防一体”的智能化管护。

北京市林业工作总站副站长张博介绍,“三北”工程六期的建设突破传统的单一生态治理模式,坚持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和系统治理为导向。在工程措施上,实施梯田整修、砌筑树盘,营造水土保持林,增强水源涵养能力;生态修复措施上,实施封山育林和退化林修复,应用乡土树种,提升森林质量,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同时,工程建设还兼顾野生动物需求,结合原有地形与自然规律,在野生动物活动栖息地、迁徙通道附近建设水源点,在满足野生动物饮水需求的同时,兼顾防火取水与林木灌溉的多样化功能发挥。

根据《北京市三北工程六期规划(2021—2030年)》,到2030年前,北京将陆续实施燕山山地南部、太行山东北部等四大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总任务涵盖人工造林种草30万余亩、封山育林90万亩、退化林修复30万亩及森林抚育850万亩。

摄影/何建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胡克青

相关阅读
中国“三北”工程荣获“全球技术成就林业奖”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6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北”工程总体规划》
新华社 2025-09-12
政知 | “三北”工程攻坚战,两个重要时间点,已经明确
北京青年报政知见 2025-05-28
北京打造首个无人机植树造林工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5-12
“治沙魔方”、“微创”植树……科技为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提供支撑
科技日报 2024-08-28
努力构筑更加牢固的北疆万里绿色屏障 “三北”工程攻坚战进行时
新华社 2024-06-18
北京举办“三北”工程建设宣传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7
累计造林4.8亿亩 “三北”工程: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科技日报 2024-06-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