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届全运会11月9日晚将在广州举行开幕式。对于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注册媒体记者来说,主新闻中心是重要的工作场所,更是赛时的“家”。本届全运会的主新闻中心已于11月7日正式对媒体开放,进入到“战时状态”。11月8日,正逢第26个记者节,北京青年报记者探访了广州的媒体服务设施,也切实找到了家的感觉,同时还感受到了节日里仍在奋战在一线的记者们的辛苦。
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人民北路的十五运会主新闻中心由广东电视台686创意园改建而来——这里曾是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旧址,之后先后兴建了广东广播中心以及广东广播电视台,是广东媒体人乃至广州这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这座承载了历史的老建筑借十五运会东风如今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共有五层楼被用于新闻媒体服务。一层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块硕大无比的屏幕,一天前循环播放着十五运会主题曲《气势如虹》,8日这天则换成了深蓝色背景下的“庆祝第26个记者节”几个大字,让前来采访报道的记者们深感温暖。
除了负责媒体接待,主新闻中心首层还展示了数字人志愿者、AI眼镜、迎宾机器人等高科技设备,具象化呈现“科技全运”的成果。七层则是媒体的办公区域。据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共区域可以容纳千余名记者同时办公。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解决分赛场较多、记者分身乏术的问题,七层工作间除了将提供其他分赛场全部比赛的电视信号外,还可以通过扫码听取现场声和解说,这也是多声道音频技术首次在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中运用。8日是十五运会开幕前的最后一天,工作间里已经驻扎了不少记者,他们大多已经进入到了临阵状态。
按照大型体育赛事管理的惯例,主要服务文字和摄影记者的主新闻中心MPC以及主要服务电视媒体的国际广播中心(IBC)基本都安排在一处,但本次却进行了拆分,十五运会国际广播中心设在位于越秀区环市东路的广东电视台内,最核心工作区域直接由广东电视台演播室改造。
作为十五运会主媒体中心的核心区域,MPC承担赛事新闻发布、媒体注册、信息共享等核心功能,与香港、澳门分中心及深圳轻量化转播基地共同构成“1+3+N”空间布局,实现粤港澳三地资源协同。十五运会广州赛区执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都是通过改造完成,但我们相信能够在赛时为媒体提供最好的服务。”
主新闻中心为记者们提供的服务保障具体包括:提供工作空间、餐饮、住宿、交通等一站式服务,并引入奥运标准的赛事信息服务平台“网上新闻中心”(INFO系统),实现多语种赛事信息实时共享。
截至目前,十五运会境内外注册记者已经超过3200人,充分体现出了媒体对本届全运会的高度重视。赛会期间,粤港澳三地将服务保障超过3000名境内外注册媒体记者,位于广州的主新闻中心只是其中之一,香港、澳门分中心分别设在香港中山纪念公园体育馆、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展览中心,深圳分中心设在深圳市体育中心,媒体记者在任何一个服务站点都能享受集工作空间、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和后勤保障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十五运会的媒体运行团队紧紧围绕记者的“工、吃、住、行”核心需求,全力打造温馨、安全的服务环境。广州主媒体中心的“农立方”展区已经正式亮相,集中展示“百千万工程”优质农产品。媒体餐厅自11月9日起举行美食主题日活动,每日推介广东21地市8道地方特色菜肴及2至3项美食展演,呈现广东“百千万工程”的成就,用南粤大地的馈赠,喜迎八方来客,让记者在工作报道之余体验“食在广东”的美食文化之旅。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艾林
编辑/刘忠禹 徐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