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2025金融街论坛|北京金融法院建院以来办理1080件涉外、涉港澳台审执案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28 18:40

10月28日上午,北京金融法院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金融发展的创新、变革和重塑”金融法治平行论坛上,北京金融法院院长张雯介绍了涉外金融相关案件情况,她透露,证券虚假陈述、金融借款与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是北京金融法院受理数量居前的三类涉外案件。

据了解,北京金融法院自2021年成立以来,办理的1080件涉外、涉港澳台审执案件,涉及38个国家及地区,其中包括23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张雯表示,北京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金融法院承担着“服务保障国家金融战略实施、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职责使命。围绕涉外金融法治建设,北京金融法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

“证券虚假陈述、金融借款与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是我院受理数量居前的三类涉外案件。”她透露,保险、独立保函及仲裁司法审查等纠纷亦占相当比例。

“这些案件为我们观察、理解和丰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法治动向与治理挑战提供了独特而精准的窗口。”张雯表示,在跨境贸易领域,信用是国际商业合作的基石,保函、信用证等欺诈纠纷频发,迫切要求法治为国家信誉与企业信用提供稳定、可预期的制度化支撑;在跨境投融资领域,国际资金融通的深度空前。从金融借款,到VIE架构下的证券虚假陈述群体性纠纷,法治一端连通国际金融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一端深入社会治理与民生福祉,须发挥更关键的制度保障作用;在国际金融领域,新架构、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跨境资管、跨境保函、ESG投资产品等金融渠道,绿色金融债券、流量经济、虚拟货币释放更多风险敞口。法治必须前瞻金融创新,提升服务发展的质效。

因此,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必须通过具体裁判传递规则理念,在个案中彰显制度效能。

“涉外法治不仅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法律盾牌,更是参与全球治理、塑造国际规则的战略工具。”张雯表示,涉外合同效力的依法审查、跨境投融资规范的准确适用、争议解决的公正高效,是金融法治领域国家信用的“试金石”;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等新形态发展,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数字货币等新议题应对,正深刻重塑全球金融格局。尤其是在国际治理体系重构的背景下,这些议题已成为考验国家治理能力和规则引领能力的核心场域。

为此,北京金融法院成立了包括涉外金融团队在内十个专业政策调研团队,深入行业、深入企业、深入产品,调研在审判中发现的“引进来”“走出去”过程中的涉外法治难点堵点,聚焦“数字资产跨境担保的规则治理”“最低限度原则的最新域外发展”等前沿问题,从市场中洞悉挑战,通过精准的司法裁判树立规则。

同时,该院与金融街服务局联合发起设立金融法治建设专业委员会,深度参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积极助力《金融稳定法》《企业破产法》《对外贸易法》《民营经济促进法》《关税法》《反洗钱法》等法律法规的研讨与论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编辑/贺梦禹
校对/李建良

相关阅读
2025金融街论坛|北京金融法院与中证协、中证基联合发布重要合作成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28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法务中心正式启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8
北京朝阳法院过去5年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案件4235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22
金融街论坛|北京金融法院建院以来共审结26072件案件 总标的额11197.1亿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0
金融街论坛丨北京金融法院院长张雯:以高标准金融司法护航高水平对外开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9
​域外金融法律实务公益服务平台发布 将为出海企业全面提供法律查询服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9
金融街论坛丨北京金融法院联合多部门发布国内首个域外金融法律实务公益服务平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9
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平行论坛法治板块19日召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