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7日,信达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mazdutide)在Ⅲ期临床试验DREAMS-3中达成主要终点。结果显示,在中国2型糖尿病(T2D)合并肥胖患者中,玛仕度肽在血糖控制和体重管理的综合疗效上显著优于司美格鲁肽,并在空腹血糖、腰围、收缩压及甘油三酯等多项心血管代谢风险因素上展现改善。
GLP-1被认为是近十年来最具商业潜力的药物赛道。摩根士丹利在研报中指出,到2030年,全球肥胖与代谢类药物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一千亿美元,其中GLP-1药物将是核心驱动力之一;IQVIA则预测,未来数年抗肥胖药物支出将持续快速增长,到2028年前后,GLP-1可能成为仅次于肿瘤治疗的全球第二大药物市场。
在跨国药企的强势布局与体重管理政策利好的双重驱动下,国内减肥针市场正进入加速扩张阶段。这一背景下,头对头试验中展现疗效优势的国产药物,或将成为竞争格局中的潜在变量。
DREAMS-3是全球首个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将国产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与司美格鲁肽进行直接对比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32周治疗期内,49.7%的玛仕度肽患者同时实现了血糖达标(HbA1c<7.0%)和体重下降≥10%,显著高于司美格鲁肽组的21.0%。在血糖下降幅度和体重减轻效果上,玛仕度肽同样占优。
DREAMS-3的主要研究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指出,糖尿病与肥胖有相同的流行趋势,在中国广大的T2D患者群体中,合并肥胖的比例持续上升,同时兼顾血糖控制与减重的治疗策略,对改善这类患者的临床结局至关重要。
玛仕度肽已经获得减重与糖尿病两大适应症的批准。相比跨国药企的全球多中心试验,玛仕度肽的关键研究几乎全部在中国患者人群中完成。这意味着其在剂量选择、耐受性以及体重下降趋势等方面,更符合本土患者的代谢特征与临床需求。这种“本土适配性”有望成为其与进口药物竞争时的重要优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刘忠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