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新质变·续无限 昌平城市更新迈新季”主场活动在科兴来福城举办。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昌平区每年入库城市更新项目200多个,截至目前,已累计实施城市更新项目454个,占全市总量的近10%。

主会场活动中,多个成果现场发布。“首旅-居庸关”文旅合作项目现场签约,推动乡村旅游全域升级;启动“街励计划2.0”昌平城市美学与游戏化策展国际设计竞赛,持续激发昌平街区的内生动力;发布“城市家具大赛”,聚焦回龙观东西大街空间重构,探索“商民共生”的活力走廊模式。
为展现昌平城市更新历程,本次活动还设置了多场展览。在科兴来福城,“昌与平之间活力无限展”聚焦老旧建筑改造、社区焕新、青年创意提案、骑行友好和非标商业等五大亮点,回顾了昌平城市更新的丰硕成果。在分会场永安公园,“寻迹永安”城市邻聚展以“重拾永安古城记忆”为核心,在永安公园以大型广场桌游的形式打造沉浸式探索体验,邀请市民化身“古城寻忆人”,在互动中感受永安城深厚的历史底蕴。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昌平区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早,老旧小区较多、工业遗存丰富、治理任务重,城市更新需求十分迫切。“我们每年入库项目200多个,永安古城、永安热力厂等重点项目已经进入实施阶段,此外我们还正在进行老旧电梯改造等服务于民生的项目,希望通过这些项目的推进,让城市焕发新的活力。”昌平区住建委副主任姜明介绍,截至目前,昌平区已累计实施城市更新项目454个、占全市总量的近10%。其中累计完成182个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惠及居民超过7万户,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昌盛模式”以及“两庙一街”更新改造项目案例。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昌平区在城市更新中已探索形成“主动策划+规划实施”“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专业支撑”的特色实施路径。在具体实践中,昌平区将政府、企业、高校、社区等多元力量加入。此外,昌平区组建多元综合的智库支持团队,借助清华大学中国城市研究院、清华同衡等专业力量开展“城市体检”,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举办城市更新训练营,持续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并参与城市更新项目,不断完善共商共知的城市更新工作机制;发布街励计划,通过“竞赛+策展”的形式,广泛吸引众多设计师及社会创意团队参与,不断完善共商共治的工作机制,让城市的进化源于民智、惠于民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汪浩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