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总觉得保障房就是‘有得住’,没想到还能住得这么舒心、这么温暖。”站在大兴海户公租房项目下沉庭院里,来自西城区广内街道的市民李女士感慨地说。10月21日,她和20多位市民一起,作为2025年“首都国企开放日”的代表,受邀走进北京保障房中心所属大兴海户公租房项目,亲身感受这座现代化保障房社区的品质与温度。
作为开放日活动古都“新”韵线路之一,北京保障房中心围绕“走进海户公租房项目 打造暖心便民安居空间”主题,邀请市民代表实地了解保障房建设与社区运营的最新成果。
“这里不仅是居住的地方,更是生活的空间。”在参观过程中,市民代表沿着精心设计的参观路线,从社区整体环境、沿街商业配套,到以“小居大家”为核心的组团院落,再到多个户型的室内空间,一步步走进这个拥有2700余套公租房的大型保障房社区。
“我最欣赏的就是‘小居大家’这个设计理念”李女士指着下沉庭院旁的共享空间说,“以前总觉得住楼房时邻里之间很难熟悉起来,但这里不一样了——下雨天不用打伞出楼,从地下室就能直接走到共享客厅。孩子们有了安全玩耍的地方,我们家长也能在院子里坐下来聊聊天、喝杯茶,整个社区的氛围会变得特别融洽。”
据了解,作为项目的核心亮点,“小居大家”设计通过建筑围合与下沉庭院,巧妙地将地下空间与地上住宅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集教育、休闲、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共享中心。这一创新彻底打破了传统保障房仅满足居住的单一模式,通过在有限用地内的精妙规划,成功打造出“居住+生活”的一体化复合空间。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丰富的公共生活服务,实现了“小家”温馨、“大家”和谐的居住理念。
活动还安排参观了不同户型的样板间。市民代表们走进每一个房间,仔细查看户型布局、装修细节和收纳空间。“户型面积虽然不大,但每个空间都被高效利用,动线规划非常合理。”市民张先生在一套两居室内由衷称赞,“特别是厨房和卫生间,听说都应用了装配式装修技术,既环保又实用,细节做得很到位。真没想到,现在保障房的居住品质已经达到了这么高的水准。”大兴海户公租房项目位于大兴新城,南五环与南六环之间,京开高速东侧,紧挨19号线南延观音寺站,交通便利。据介绍,作为北京市对接西城区人口疏解的重要保障房项目,社区不仅配备了完善的教育配套、文化活动中心、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还通过“街—院—宅”多层次空间营造,打造出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现代居住环境。
“我们希望通过开放日活动,让更多市民了解保障房不是‘低标准’,而是‘高品质’;不是‘有得住’,而是‘住得好’。”北京保障房中心下属燕广置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北京保障房中心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住有所居”向“住有优居”的转变。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李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