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7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讲京津冀三地第三轮联合宣讲北京专场报告会在首都博物馆举行。7位来自京津冀三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百姓宣讲员分享了他们的故事,他们或在艺术传承中坚守,或在平凡岗位上奉献,或在文化保护中拼搏,或在红色基因传承中积蓄奋进力量,生动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京畿大地的实践伟力。
在宣讲中,国家级非遗“傅氏幻术”代表性传承人傅琰东动情地讲述自己在文化传承中的故事,傅琰东作为国家级非遗“傅氏幻术”代表性传承人,以妙趣横生的魔术展演,用精湛的幻术技艺,呈现傅氏家族四代人的技艺传承与创新突破,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传统魔术的魅力,让中国符号闪耀世界。
天津市南开小学教师王雪梅是电影《哪吒2》开篇唢呐的演奏者,她用热爱、坚守、传承三个关键词,讲述她与唢呐三十年的光阴故事,以及如何在小学里用心教授民乐知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程。
北京环卫集团北京城市机扫服务有限公司保洁员张旭,2023年10月的那次不经意的讲解让他上了热搜,成为网友口中的颐和园“网红扫地僧”。他自信地述说着他在平凡岗位上创造的不凡经历。
剪纸非遗传承人谢灵讲述自己用方寸剪纸刻录伟大时代故事,通过这抹中国红登上了世界瞩目的大舞台,融入了多彩文明的大世界。未来,谢灵会继续以刀为笔、以纸为媒,让这方寸之间的中国故事,被更多人读懂、热爱、传颂。
张涵是天安门广场特级养护班组的副大队长。八年前她从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毕业,怀着对园林事业的热情,加入了天安门广场特级养护班组,承担着天安门和长安街重点绿地养护任务。她动情讲述“祝福祖国”巨型花篮施工的故事。天安门广场特级养护班组相继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蔡源涛同志是一名退役军人,他回顾人生不同阶段对于信仰的定义,并用毛泽东主席珍藏毛岸英烈士衣物20多年的故事,诠释“信仰”二字背后流淌着的追求、勇气和力量,鼓励人民坚信“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门头沟区委党校教师张董生动讲述了冀热察挺进军的故事。1938年,萧克将军组建挺进军,开辟平西抗日根据地。罗立斌曾创作《挺进军歌》,激励士气。如今,张董挖掘史料,重编歌曲,以多种形式宣传《挺进军歌》,传承抗战精神,彰显时代使命。
此次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市委讲师团)、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首都博物馆承办。后续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不断拓展宣讲覆盖广度、深度,走进更多单位。
据悉,京津冀三地联合百姓宣讲活动是京津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中的重点文化项目,自今年2月26日北京首场报告会启动以来,分别走进天坛神乐署、香山公园、北京大学、天津市杨柳青镇意合堂会、天津戏剧博物馆、河北雄安新区、河北保定市古动物博物馆等地开展两轮宣讲共51场报告会,线上线下受众两千余万人次,实现“线上+线下”三地多家媒体平台联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晓萌
编辑/汪浩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