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7月中旬,北京市丰台区正式启动“街镇向群众报告工作”,将政府工作的“汇报台”搬到群众身边,让基层治理的“答卷”接受百姓审阅。10月16日,丰台区举办“街镇向群众报告工作”机制创新成效发布会。北青报记者了解到,48天内,丰台区26个街镇接力完成集中报告,这场覆盖超百万人次的政民互动,共收集1319项群众意见,其中755项已高效办结,564项纳入清单持续跟进。
丰台全域26个街镇接地气的报告会,展现了各个镇街的特色风格。北宫镇将报告会搬进中华名枣园,干部群众闻着枣香共话发展,单场图文直播浏览量高达52万,成为政民互动的典范样本;长辛店街道深挖本地红色资源,以历史故事传递治理温度;南苑街道则在多个社区设立分会场,把“拉家常式”的交流送到居民家门口。不仅如此,报告内容的呈现方式让全程脱稿成为新常态:干部们用大白话讲实事、用家常话算细账,辅以直观的PPT和短视频展示。太平桥街道还创新推出与企业联合“开盲盒”环节,既提升活动趣味性,也激活了“家门口的经济”。
“街镇向群众报告工作是一套着眼长远的工作机制,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也更可持续。”东高地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街工委主任杨伟竹向北青报记者介绍,东高地街道作为航天航空央企密集分布地,立足“街企共生”特点,街道构建起立体化民意收集网络,通过社区“先丰站”、公众号“民意集智”专栏、“代表在倾听”“社区新闻发声人”走访等活动,累计收集群众意见近2000条。
据介绍,东高地街道报告会当天,300余名群众代表冒雨到场,展现出对社区事务的高度参与。街道还选派37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担任各类专项书记,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楼门院落,推动民声民意落到实处。
杨伟竹向北青报记者介绍,为了常态化长效化发挥好街镇向群众报告工作机制的作用,东高地街道探索出了“四融合”工作法,将街道向群众报告工作机制与接诉即办机制相融合、与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相融合、与“代表在倾听”活动相融合、与社区向群众报告工作机制相融合,并搭建紫藤花下议事厅等议事协商平台,充分发挥地区航天航空老党员作用,打好闭环管理和长效保障的“组合拳”,真正实现“群众的事群众议,共建幸福东高地”。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进一步将“街镇向群众报告工作”落在实处,丰台区各街镇持续推动“街镇报告”向“体系贯通”延伸拓展。丰台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胡戴萍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丰台区“街镇向群众报告工作”将精准发力,瞄准群众最急最难最盼的问题,让干部更坦诚亮短板、更具体讲举措,与此同时,丰台区将推动“街镇报告”“社区报告”“专项报告”有效衔接,形成覆盖全面的民意吸纳网络。
此外,丰台区计划将报告工作与“十五五”规划、接诉即办、民生实事等全区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使其真正成为汇聚民智、推动发展的强力引擎。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益
编辑/周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