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显示,对于2026年1月1日起,列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车型,需符合新的技术要求。同时,明年起,新能源车购置税也从全免调整为减半征收。政策调整后,消费者该如何选购车辆?
汽车购置税新规有啥变化
10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简称“技术要求公告”),明确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有关技术要求调整等情况。
从购置税技术要求公告内容来看,将纯电动乘用车百公里电能消耗量要求调整为“不高于《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 第1部分:乘用车》(GB 36980.1-2025)对应车型的电能消耗量限值”。其他技术指标保持不变,30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100km/h,续驶里程不低于200km,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125Wh/kg,同时保留现行低温里程衰减率指标不变。
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则调整三项技术指标要求。纯电续驶里程要求加严,由“不低于43km”调整为“不低于100km”。电量保持模式燃料消耗量相较限值比例要求调整为“小于70%”,与现行技术要求相比,达标难度总体提升8%;考虑到不同整备质量车型达标难度差异,对整备质量为2510kg及以上的乘用车放松要求,电量保持模式燃料消耗量要求放松至75%,电量消耗模式电能消耗量要求放松至145%。
对于新能源客车、货车和专用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要求保持不变。
汽车税费减免政策为什么要调整?
为确保新旧政策平稳过渡,新政策实施前允许企业对已进入《减免税目录》但不符合新技术要求的车型进行整改。企业需在2025年12月12日前完成整改及申报,整改符合要求的可申请列入新《减免税目录》,否则不能再享受优惠政策。乘联分会认为,此次调整是为适应新能源汽车续航快速提升,发动机增程技术提升,确保政策与技术发展同步。
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简称“中汽政研”)分析认为,此次纯电动乘用车技术要求调整与标准更新情况协同,且在此基础上并未加严纯电动续驶里程要求,契合了短里程纯电动车型的特点与市场需求。短里程纯电动车型具有轻量化特点,节能降碳效果较好,且短里程低端代步车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度较高,是否享受车购税减免优惠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此类消费者购买决策。政策有助于保持短里程纯电车型的市场竞争力,为稳定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供了有效保障。
中汽政研分析称,2024年,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平均纯电续驶里程已达114.2km,明显高于现行技术指标要求的43km,政策调整充分体现了行业技术水平的进步。根据行业调研反馈,短里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充电频次较低,消费者基本将其作为燃油车使用,同时其动力电池带电量较少,税前价格已与燃油车基本持平。此次调整将低续驶里程、低成本、高排放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剔除优惠范围,强化了税收支持的精准性,强调了纯电及低碳导向。
消费者购车有啥影响?
对消费者而言,符合新技术要求的车型可继续享受购置税减免,不符合则无法享受。与《技术要求公告》同时实施的还有新能源汽车减免车购税政策,这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车成本。
根据此前政策规定,为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2024-2027年将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税政策,其中2024-2025年仍实施免税政策,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 对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也就是说,在2026年及以后生效的《减免税目录》发布后,购置列入《减免税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可按规定享受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即最高可享减税额1.5万元。
对于消费者而言,政策对购车有何影响,何时下单性价比最高等成为普遍关注的话题。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急需代步工具或者置换车辆的,担心2026年补贴缩水的,可以考虑今年出手。如果没有太迫切的购车需求,同时关注更长续航、新技术的应用等,也可以考虑等等看,先了解下产品信息,密切关注补贴政策变动,根据购置税征收调整综合核算做出判断。汽车厂家为了吸引消费者、提高自身竞争力,明年可能会推出更有性价比或者质价比的产品。
具体来看,按照现行政策,今年购车最多可以省下1.5万元的车辆购置税。此外,10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财政部,向地方下达了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覆盖家电、数码、汽车、家装等品类。至此,全年3000亿元中央资金已全部下达。
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通知中提到,对报废新能源乘用车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再次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和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分别补贴2万元、1.5万元;对置换更新本人名下的乘用车,并购买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乘用车补贴最高分别不超过1.5万元、1.3万元。
除了全国统一的国补,还有各地推出的省补、区补,汽车厂家购车优惠、补贴。各省补贴细则不同,比如有的省置换补贴能叠加,有的省限制旧车登记时间。由于各地补贴发放节奏不同,有购车需求的消费者可以关注或咨询当地具体的抢券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国补与省补不可叠加使用。
车市“银九金十”态势喜人
各地加大力度推动“两新”政策落地实施,有效释放内需活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国共有3.3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2万亿元。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10日,今年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达到了830万份。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介绍,10月初正值国庆长假,全国多地举办大型车展,叠加9月底新车密集上市,进一步激发了消费热情。在政策层面,第四批以旧换新补贴资金在10月下发,同时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免征政策将在今年12月底结束,预计四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冲高带动整体车市走强。此外,经销商进入年末冲刺阶段,促销活动持续加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车市需求持续高涨,预计10月进店客流及销量较9月进一步增加,形成“银九金十”的市场态势。
据乘联分会数据显示,在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带动下,2025年1-8月汽车生产2,083万辆,同比增长11%。2025年1-8月汽车行业收入为68,049亿元,同比增长8%。
乘联分会认为,新的政策调整是为了通过提高技术门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淘汰落后产品,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稳定企业对政策的长期预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周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