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视窗|“她”力量丨巧手编织幸福生活
新华社 2025-10-12 17:10
在吉林省长春市几间宽敞明亮的房间里,妇女们专注地坐在工作台前,手中细线与钩针灵活穿梭,一个个憨态可掬的人参状公仔——“参仙”便在指尖成型。 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 摄

隔壁房间气氛同样热烈。几位布艺教师耐心传授“布艺郁金香”的制作技巧,妇女们全神贯注地聆听,不时动手实践。这里是长春市妇联2024年建立的“春巧巧”妇女手工项目传承实践基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推动妇女手工产业与文化、教育、商业深度融合,为更多城乡妇女提供了灵活就业机会,让她们坐在家里就能实现增收致富。10月10日,学员走进“春巧巧”妇女手工项目传承实践基地。

2025年,基地共开展手工培训40期,带动千余名妇女月均增收2000元。以“参仙”订单为例,基地今年共接单总金额80万元,培养可接单女性手艺人2000名,每名妇女每月可增收2000至3000元。如今,这些手工艺品已成为长春市各景点内文创商店的“明星产品”,供不应求。10月10日,手艺人在“春巧巧”妇女手工项目传承实践基地编织“福”字。

“春巧巧”妇女手工项目传承实践基地负责人杨翠艳认为,这些传统手工艺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妇女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未来,基地将带动更多妇女走上创富之路。10月10日,学员在“春巧巧”妇女手工项目传承实践基地接受“布艺郁金香”制作技巧培训。

10月10日,学员在“春巧巧”妇女手工项目传承实践基地接受“布艺郁金香”制作技巧培训。

10月10日,手艺人在“春巧巧”妇女手工项目传承实践基地编织“参仙”公仔。

10月10日,布艺教师向妇女们传授“布艺郁金香”的制作技巧。

10月10日,手艺人在“春巧巧”妇女手工项目传承实践基地编织“参仙”公仔。

10月10日,“春巧巧”妇女手工项目传承实践基地负责人杨翠艳展示“参仙”公仔。

10月10日,手艺人在“春巧巧”妇女手工项目传承实践基地的手工坊内编织。

10月10日,工作人员在“春巧巧”妇女手工项目传承实践基地检查“参仙”质量。

这是10月10日在长春市一家文创商店拍摄的“参仙”文创产品。

10月10日,两名手艺人在“春巧巧”妇女手工项目传承实践基地交流“参仙”编织经验。

10月10日,“春巧巧”妇女手工项目传承实践基地负责人杨翠艳展示学员们编织的作品。

编辑/刘忠禹

相关阅读
视窗|“她”力量丨巧手编织幸福生活
新华社 2025-10-12
贵州从江:传统民族刺绣 织就幸福生活
人民网 2025-03-18
家政提质“加码”幸福生活
经济日报 2024-08-10
视窗 | 畅游中国 幸福生活
新华社 2024-05-20
西城巧娘齐聚“充电” 一针一线编织幸福生活
西城区妇联 2023-11-24
昌平丨小队伍凝聚大力量,文明之光点亮龙脉社区居民幸福生活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组 2023-09-12
视点 | 全民健身 绘就幸福生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8
视界 | 喀麦隆妇女巧手编织多彩生活
新华社 2023-03-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