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大批香港影视从业者“北上”,合拍片成主流
大湾区之声 2025-10-12 10:45

近年来,随着大批香港影视从业者“北上”和一系列政策的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共鸣与产业优势正在转化为独一无二的竞争力。

2003年,内地与香港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为正处于低谷期的香港电影市场带来转机。

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可享受国产片待遇,并允许香港电影在通过审查后不受进口配额限制。香港电影得以借助内地的资金、资源和庞大观众群体重获生机,大批香港电影人也开启“北上”之路。

寰亚传媒集团高级副总裁郑剑峰表示:“我算是第一批‘北上’的人,当时我在香港做的很多港片,因为CEPA政策优惠,就可以开拓内地的市场。政策刚生效的两三年,香港合拍片也只有每年10部左右,后来最高峰时每年30部到40部。”

在和内地电影市场融合过程中,香港电影创作者也摸索出新的创作路径。近些年,从电影《智取威虎山》到《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再到《长津湖》《中国机长》,擅长警匪动作片的香港导演,把其电影创作中的快节奏、多线索、重细节、讲究视觉冲击等拍摄技法融入主旋律电影创作中,开辟出主旋律电影新的市场空间,也拓展出新的商业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燕表示:“我们在合拍的过程中,不仅是在创作、制作、产业流程方面更进一步地推进,同时在文化、观念甚至意识形态主题的表达上有共通性挖掘。”

据不完全统计,CEPA生效实施二十多年来,内地与香港合拍电影总数已达到约750部。今年5月,国家电影局出台管理新规,港澳服务提供者可在内地投资设立电影制作公司,标志着内地与港澳电影产业的合作进入新阶段。

寰亚传媒集团高级副总裁郑剑峰表示:“现在国家让香港电影真正融入内地大市场,形成产业链协同发展,市场规模也会扩大,商业模式也会得到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燕表示:“2035年我们要建设成为世界电影强国。不仅是我们电影市场的工业化发展成熟,同时更需要我们的电影真正能够被海外的观众接受,能够产生全球影响力。”

编辑/汪浩舟

相关阅读
香港电影新力量推介 五个项目亮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18
香港戏骨为何“经久不衰”
北青艺评 2024-11-17
《焚城》:人心不死,希望不灭
北青艺评 2024-11-11
尔冬升喊话内地电影人:香港年轻演员“很实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8
北京电影节·香港“开拓内地电影市场资助计划” 单片最高可获港币1000万融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2
香港“开拓内地电影市场资助计划”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1
香港电影金像奖评委田启文:新生代导演和演员开始成为主力
封面新闻 2023-04-17
香港特区政府预留2.4亿港元推动电影发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11-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