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1日,石景山区举办2025景贤人才大会,全面展示五年来全区人才工作成效,发布区域人才政策升级方案。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升级版的政策新增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措施和完善人才成长发展载体等内容,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
会上,石景山区为第五批“景贤人才”颁授了荣誉证书和“景贤卡”,并为第四届“景贤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颁发证书及奖杯。今年新认定第五批“景贤人才”45人,精准匹配石景山区“2+4+4”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科技领域18人,主要聚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方向。
“作为青年人才,我在石景山感受到了宽松的包容氛围。”睿尔曼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随兵提到,今年全市首个区企共建“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在首钢园落地,从选址到108台机器人调试运行仅用22天,充分展示了尊重人才、服务企业的“石景山速度”。凌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佳宁也表示,自子公司于2018年在石景山区落地后,在项目落地和人才引进方面都获得了石景山区诸多支持,今年公司总部也迁到石景山区。“举个例子说,公司生产的虚拟现实领域的产品,已经在石景山游乐园NOLO奇幻城堡中落地,这离不开石景山区相关部门的牵线搭桥。”张佳宁说。
大会还发布了《石景山区支持和鼓励人才创新创业行动计划》。作为“景贤计划”2.0版,新政策实现四大升级:
一是人才体系扩容。在坚持高层次人才示范带动的基础上,新增“卓越团队”和“荣誉人才”,建立“景贤青苗人才”库,完善对各层次人才的支持、服务、保障。
二是产才融合精准。新增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措施和完善人才成长发展载体等内容,人才成长发展,构建覆盖创业孵化、研发攻关、能力提升的全周期支持体系,强化揭榜挂帅、产教研基地建设等方面资金支持,进一步强化产业与人才协同。
三是服务保障优化。构建了“区领导、部门、街道”多层次人才联系服务体系,为“景贤人才”配备专属管家和专项服务经费,拓展政务、安居、教育、金融等12项专属服务措施,为人才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保障。
四是管理科学规范。明确“景贤人才”梯次晋升机制,加强对人才贡献的跟踪问效,建立“认定—评估—晋升—退出”动态机制,确保资源高效配置,实现良性循环。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编辑/贺梦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