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介绍,“十四五”期间,各级民政部门坚持儿童优先,不断完善儿童福利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困境儿童基本生活、教育、医疗等得到切实保障,困境儿童生存、发展、安全等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传统意义上的儿童福利工作,主要针对的是孤儿和弃婴,现在孤儿、弃婴明显减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权益保障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我们逐步把儿童福利保障的范围由孤儿、弃婴拓展到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以及残疾儿童,还有存在心理问题的儿童等。”陆治原说。
在生活保障方面,民政部门健全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保障标准均比“十三五”末增长超过26%,有效保障了他们的生存发展权益。在医疗康复方面,加强困境儿童医疗保障,资助孤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健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治疗。在教育服务方面,促进流动儿童均等接受教育,推进残疾儿童融合教育,支持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设立特殊教育学校。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截至2024年底,共投入16.87亿元支持孤儿接受中高等教育。鼓励各地多渠道开展困境儿童助学工作。
在心理关爱方面,从2024年起,每年投入1亿元福彩公益金支持30多个县区开展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就是要将心理健康关爱作为重点内容,提升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在安全保护方面,持续防范打击侵害困境儿童权益行为,对临时遇困遇险儿童及时采取救助保护措施,筑牢困境儿童的安全保护体系。在监护责任方面,构建以家庭监护为基础、社会监护为补充、国家监护为兜底的现代监护制度,发挥儿童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监护支持作用,让每个孩子有人看、有人管、有人爱。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倪家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