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双节”文化消费悦|经典破圈跨界融合 打造演艺+消费生态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09 11:48

2025年国庆节长假恰逢中秋节,北京演出市场迎来一轮热潮。在为期8天的长假中,从经典改编到跨界创新,从剧院殿堂到户外广场,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不仅满足了市民文化需求,更成为拉动城市消费的重要引擎。

2025北京大运河音乐节

经典与现代交融

今年国庆假期,多部经典文艺作品通过现代艺术形式重新演绎,成为假期演出市场的一大亮点。在国家大剧院首演的原创民族歌剧《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红高粱家族》,由莫言亲笔改写剧本、郭文景作曲,以炽热的歌剧语言重述中华儿女的抗战史诗,致敬永不磨灭的民族精神。同样在国庆期间首演的音乐剧《青春之歌》改编自杨沫先生家喻户晓的经典文学作品,让沉淀了八十载的青春理想与时代信仰,在当代舞台上焕发新的生命力。

而舞剧《永乐未央》以二十世纪50年代永乐宫迁建工程为主线,围绕“古建、壁画、琉璃、传承”四重美学维度展开叙事,将原本静置在博物馆、留存于历史中的文物、技艺与记忆,转化为富有情感与故事性的舞蹈语言。这些经典作品的现代转译,既保持了艺术品质,又吸引了年轻观众群体,为演出市场注入持续活力。

谭维维《声声世世》

艺术跨界融合创新

假期期间,各类跨界演出呈现出艺术形式的深度融合。谭维维《声声世世——风起八方剧场音乐会》以上古神话为灵感,在民族、摇滚、流行等多种唱法间自如切换,并通过"八材"之器的运用,搭建起传统与现代的音乐桥梁,进一步拓展了演出艺术的形态边界。谢欣舞蹈剧场推出建团十周年特别演出《萨蒂之名·春之奏》与《一撇一捺》,采用现场演奏与舞蹈共演的方式,释放全新生命力。

与此同时,国庆期间国外精品演出不断,享誉世界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带来《蓝色多瑙河》等经典曲目;国际古典乐坛备受尊崇的小提琴家安特耶·魏特哈斯与钢琴家丹尼斯·瓦里翁联袂登台,完整呈现贝多芬全部十首小提琴奏鸣曲;全球九位顶级芭蕾首席齐聚《阿丽娜和她的朋友们》,呈现贯穿芭蕾三百年的精品荟萃。这些享誉世界的精品演出丰富了观众假期的文化生活。

《青春之歌》剧照 供图:甲丁文化

演出与消费联动

文旅深度融合在本次假期演出市场中表现突出。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森林公园举办的2025北京大运河音乐节,汇聚李健、许巍、大张伟、陈楚生、老狼等16组表演嘉宾,累计吸引近7万名乐迷到场。音乐节配套市集展商数量近五十家,涵盖老字号与特色餐饮、新能源汽车、品质家装、科技数码等多个领域,形成"演艺+消费"的完整生态链。

同时,“2025国际音像艺术作品博览会”在北京艺术中心举行,汇聚全球64家厂牌近万种珍品,将绝版黑胶与MR/VR沉浸体验等前沿科技相结合,进一步拓展了演出艺术的形态边界。本届音博会还利用文化粮仓艺术空间,依托城市绿心的天然氧吧,有机串联室内外平台及草地,新增户外休闲区、艺术展览区,打造一体化文化服务生态。

此外,国庆期间,丰富多元的艺术演出也在北京艺术中心、台湖舞美艺术中心上演。包括国家大剧院原创音乐剧《战争与和平》、国家大剧院制作话剧《傲慢与偏见》等改编自世界名著的精品力作,还有“盛世华章”北京交响乐团音乐会、“燃情岁月”中国电影乐团视听交响音乐会等多场大家名团的音乐会轮番奏响,推动艺术资源向城市多区域扩散,有效带动了副中心夜经济发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胡克青

相关阅读
捷杰耶夫率马林斯基加盟 威尔第歌剧《奥赛罗》经典回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3
《原野》音乐会版以声传情 经典歌剧焕发新光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3
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启幕 金秋时节奏响“未来传统·刹那新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1
国庆中秋假期文化消费迎热潮 剧集和电影市场精准匹配观众需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0
中秋国庆假日 精品演出带动票房成倍增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08
《声声世世》音乐会首演 谭维维以跨界之声连接传统与现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07
国庆假期前五天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751.6万人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06
新场景引爆新潮流 “体验+融合”带火北京“双节”消费|国庆消费青观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