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锐评|月色最明夜 家国共此时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07 07:46

金风送爽,又是中秋。此时的你,或许正与亲友围坐庭前赏月品茗,或许正扶老携幼大江南北游玩正酣,无论身处何方,那份团圆相守的愉悦,都令人格外温暖。

 

与其他节日一样,中秋亦起源于先辈对天地时序的敬畏、对物候变迁的体悟。千百年来,每至仲秋之季,人们便将彼时风物融于其中,寄予浪漫想象与美好期许,逐渐沉淀出独特的文化意涵——

“花好月圆风正轻”之时,古人吟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绵长思念,如今的我们,收拾行囊兴冲冲返乡探亲,心绪别无二致。“万道虹光育蚌珍”之际,古人发出“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的殷切期盼,如今的我们,举盏同庆叙温情,陶醉于皎皎清辉,那份岁月安稳,亦是古今相通的向往。中秋的月,永远是中国人最浓的乡愁。这份安宁与幸福,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最朴素也最真挚的诠释。

一轮明月,朗照古今。今年的中秋,恰在国庆长假之中。漫步街头,国旗与花灯相映成趣;畅游山河,家国盛景尽收眼底。此刻再读“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便多了几分具象感动;再品“国泰方能民安,国安才能家圆”,更添几分深切共鸣。

国家的繁荣稳定,从来都是万千家庭的幸福“后盾”。曾读明末清初张岱的那句感慨,“叹我家国飘零,水萍山鸟,到处皆成客”,字里行间的家国之痛,令人心碎;近代中国,这片土地历经风雨,一位抗战老兵曾回忆,中秋于他们而言,只是一场场不同规模的战斗。而如今的中国,江山如画,岁月安然:高铁疾驰千里,让“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互联网联通四海,视频里的笑容、云端的祝福,让团圆有了更多模样。家与国,在这太平盛世里,共享安稳与荣光。

暑往秋来,岁岁中秋。节日是时光的刻度,传承过去,镌刻现在,也标记未来。这一年一度的团圆之约,藏着烟火人间的本真滋味,也滋养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由团圆而团聚而团结,由亲情至乡情,层层递进、不断升华,汇聚为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

从家人相守、友邻相助到民族同心,这份深植中华儿女心中的情感,总能唤起并激发强大的精神力量。民族危亡时,它是“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的众志成城;改革建设时,它是“团结就是力量”的铿锵旋律。今天, 走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民族凝聚力,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迸发,筑起一座座巍然挺立的精神大厦,积蓄起这一代中国人的志气、骨气与底气。

是夜,明月高悬,千里清辉。当“小家”与“大家”温暖交融,烟火气萦绕着盛世景,愿月光所及,山河永远无恙,人间岁岁皆安。

编辑/胡克青

相关阅读
月满祝团圆,四海共婵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8
随笔|真子:物以情观与中秋月
作家联盟 2024-08-25
央视中秋晚会29日晚播出,首次使用竖屏进行新媒体制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9
让传统节日更好浸润时代人心
人民日报 2023-09-29
北青快评|花好月圆,在家国共振中凝聚前行力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8
共此月圆时,同叙家国情
人民日报 2023-09-28
北青快评 | “空中赏月”让中秋有更多美好期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2
皎皎明月夜 丹心系家国
中国警察网 2022-09-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