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0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数说十四五”,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北京智造”发展进入快车道,建成10家产值过百亿的智慧工厂,培育149家先进级智能工厂。
北京产业发展更趋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
“十四五”前四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今年以来保持6%以上的较高水平。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等领域带动下,2024年汽车、电子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1.4%,比2020年提高2.6个百分点,今年两个行业继续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支撑。
“北京智造”发展进入快车道,建成10家产值过百亿的智慧工厂,培育149家先进级智能工厂,关键工序装备数控化率达90.2%,生产设备联网率达81.2%。绿色转型成效显著,2024年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为0.17吨标准煤/万元,比2020年下降30.8%,国家级绿色工厂达到161家,助力首都绿色发展。
现代服务业成为压舱石,信息、金融优势凸显。2024年,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业合计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6%,比2020年提高5.2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占比进一步提高至49.4%。随着AI等新动能加速发展,信息服务业超过金融业成为服务业第一大行业,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及相关服务、新型媒体服务发展迅速。
新质生产力蓄能成势。2024年全市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1%,较2020年提高4.5个百分点。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高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活跃,2024年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30%和25.1%,二者有交叉)较2020年分别提高4.2个和1.1个百分点。
集成电路、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机组等高新技术产品产量较快增长,数字技术应用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领域快速发展。
数字经济展现蓬勃活力,持续推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十四五”前四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0.5%(按现价计算),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今年上半年,数字经济规模继续扩大,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8.7%,其中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5%。
未来产业布局初具雏形,先后出台《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北京市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促进政策,前瞻布局量子科技、通用人工智能等23个未来产业。全球未来产业指数(GFII)城市榜单显示,北京位列全球第三,在先进通信、脑机接口与脑科学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张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