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这里是剧场,但也不只是剧场 蜂巢剧场将升级“蜂巢NEXT”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9 12:19

9月28日,孟京辉工作室发布大本营蜂巢剧场即将升级为“蜂巢NEXT”的公告,一场持续3个月的艺术狂欢将让各种跨界活动在这里发生。

18年前,在北京的东直门,有一座沉寂的老电影院悄然“复活”,化身成一座仅有300座的小剧场——“蜂巢”带着一股“不听话”的劲儿,横空出世。18年过去了,人们正经历着内卷的日常,面对消费的理性、审美的变迁,甚至生活方式的彻底重构,站在第十八个年头回望来路,蜂巢还将继续。今年年底,北京蜂巢剧场将更新升级成“下一代系统”,并命名为“蜂巢NEXT”。

当年,孟京辉为这座小剧场起名“蜂巢”,暗喻那些像蜜蜂一样,为梦想辛苦执拗的人。第一部在这里上演的作品是“年轻一代的爱情圣经”《恋爱的犀牛》,水、沙子、玻璃……这些看似和戏剧无关的东西,都被大胆搬上舞台。蜂巢第二部作品《爱比死更冷酷》是一部极其先锋、冷峻的新戏——那是一次奇特的观剧体验:观众戴着耳机,与演员隔着一面玻璃幕墙。演员面无表情,动作僵硬,像一个个木偶,观众在“看不懂”中度过了82分钟。18年来,几十部孟氏戏剧在这里上演。从《恋爱的犀牛》到今年的《古典爱情》,从“犀牛组”到“空花组”,后来又有了“黑猫组”“蝴蝶组”,一年超过300场演出……

这些年,蜂巢是剧场,但也不只是剧场。2016年起,蜂巢剧场举行了“全北京欢庆”的“爱咋咋地大party”。每年的跨年夜,“空花组”都带着“放肆花园音乐会”与大家见面。18年来,这个不到300座的小剧场里,飞出了无数年轻人彩色的梦。每年9月,蜂巢剧场作为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的主阵地,培育出了225位中国青年导演的430部作品,还有来自21个国家的129部国际作品曾在这里交汇。

但因为没有电梯,每次搬舞台装置都得从楼下扛上来。就是在这个需要肩扛手抬、墙皮斑驳的地方,中国第一部浸没式戏剧《死水边的美人鱼》诞生了。

下一个年头,蜂巢NEXT将成为结交更多新朋友,呈现更年轻、融合、创新的新空间。今年11月至明年1月,这里将把每周一周二的时间留给更年轻的戏剧创作者,用低票价,让那些刚刚起步的导演、演员、编剧,有机会站上这方舞台。

同时,在蜂巢NEXT期间,还将举办一场持续三个月的艺术狂欢——音乐不插电演出、剧本朗读、电影放映、读书会、戏剧疗愈、装置展览、工作坊、市集……各种跨界活动将在这里轮番发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青戏节”迎来“成人礼” 数字化转型重构戏剧与人的连接方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12
艺评|《只有红楼梦》:文旅演艺不只是旅游附属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05
探访北京艺术中心:这里有亚洲独一份的管风琴和魔术般转换的小剧场空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7
自由与开放:小剧场戏曲的大野心
张之薇 2023-12-16
回龙观体育文化中心投用 设11类体育场馆 图书馆、剧场、活动中心“三合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9
上海:小剧场正在“闯”出一条城市文化新路
解放日报 2023-08-25
观演|2023“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5
大戏看北京 | 想说的不只是对爱的“背叛”
北京晚报 2023-06-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