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视窗|重庆梁平:鸟类保护步入智慧时代
央视新闻 2025-09-28 13:30
位于重庆市梁平区的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5200余亩,其中水域面积2800余亩,公园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

近年来,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鸟类AI监测大数据平台,通过超高清光学变焦摄像头和强大算力模块,对鸟类进行多目标实时捕捉和自动识别分类,结合大数据分析出各鸟类种群在湿地公园的区域活动规律、迁徙趋势,为鸟类研究和生物多样保护提供科学依据。9月26日,重庆市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余先怀在保护中心内介绍“声景中国”项目的声纹识别技术。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今年,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探测中心等20多家单位共同发起的“声景中国”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内布局进行生物多样性监测。这是9月26日在重庆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拍摄的鸟群聚集的“鸟岛”(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该项目通过布设声纹传感器,采集鸟鸣、虫鸣、蛙鸣等自然声,构建开放共享的声景数据库,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支持。重庆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一角(9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随着当地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措施的实施,双桂湖湿地栖息的鸟类数量和种类明显增长。9月26日,重庆市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余先怀在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查看稻田情况。公园内耕种了450亩环湖水稻田,这是冬候鸟的食物来源之一。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重庆市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还计划将“声景中国”项目的声纹识别技术与AI鸟类监测系统深度融合,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更为充足的数据支撑。9月26日,重庆市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余先怀(右)、吕妮洪在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内使用望远镜观测鸟群。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这是7月29日在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拍摄的白鹭。新华社发(余先怀摄)

重庆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色(9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9月26日,重庆市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余先怀(左)、吕妮洪在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内巡护。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9月26日,重庆市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余先怀在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内介绍鸟类AI监测大数据平台。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9月26日,重庆市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吕妮洪在保护中心内对采集数据进行整理。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编辑/刘忠禹

相关阅读
视窗|重庆梁平:鸟类保护步入智慧时代
央视新闻 2025-09-28
视窗|重庆南川:科技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
新华社 2025-09-25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重庆梁平:生态产业化助推青山变“金山”
新华社 2025-08-18
视窗 | 重庆梁平:聚力发展低空经济 加快建设“低空之城”
新华社 2025-07-13
北京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18
看世界|保护濒危鸟类塚雉
新华社 2024-06-12
四川开江至重庆梁平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中国新闻网 2024-06-01
美股步入T+1结算时代
北京商报 2024-05-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