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省委书记、省长,现场观看联欢活动和村BA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5 11:03

9月23日,农历秋分,我国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当天上午,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徽主场活动在铜陵市义安区西联镇犁桥村隆重举行。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省长王清宪等出席。

据当地新闻画面显示,当天梁言顺、王清宪等与农民群众共同观看联欢活动。此外,梁言顺、王清宪还前往犁桥水镇观看村BA、非遗技艺和青铜版画等文创展示。

从这则新闻中,政知君读出了几个信息。

第一,科技赋能江淮大地。

政知君注意到,此次的安徽主场活动,“科技范”十足,具身机器人、机器狗等新科技产品亮相现场,在联欢活动现场,开启联欢活动序幕的,除了有5位农民代表,还有人形机器人。

丰收节“潮”起来的背后,是一幅农业现代化的新图景。

安徽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在2024年,安徽粮食总产达到了836.9亿斤,较上年增产6.7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居全国第5位,连续8年站稳800亿斤台阶。以占全国4.3%的耕地,生产了全国6%的粮食,每年净调出粮食200亿斤左右,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大省之一。今年安徽全省夏粮总产352.4亿斤,居全国第3位,较上年增加0.5亿斤。

安徽农业平稳运行的背后,离不开四个字——“科技赋能”。

放眼世界,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战略博弈的主战场。在关乎国之根本的农业领域,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既要“藏粮于地”,也要“藏粮于技”,向科技要产量、要产能。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长足进步。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进入了世界第一方阵。一方面,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较快突破,此外,农业科技成果也实现了大面积落地应用等。

具体到安徽。

当前,安徽正处在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加速迈进的关键期。在这一背景下,安徽的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赋能。就在前不久,安徽还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成立“1+5”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数据显示,2024年,安徽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6%、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51.2%,均居全国前列。可以说,科技正在重塑安徽的传统农业,科技引领的农业变革正在安徽上演。

第二,农文旅融合发展。

此次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徽主场活动,举办地在犁桥村,这是安徽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之一。近年来,犁桥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犁桥水镇、漫园景区声名远扬,2024年接待游客300余万人。

调研期间,梁言顺、王清宪还前往犁桥水镇观看了一场村BA。

村BA的背后,是乡村文化振兴。

这几年来,“村BA”、村超等“村字号”词语爆火出圈。同时,出圈的文体活动,让更多的村庄被看到,从而进一步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让不少村庄成为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角度看,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而文化和体育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国家对“村BA”也十分重视。在2024年,“村BA”、村超、村晚还首次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坚持农民唱主角,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

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提到,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开展具有农耕农趣农味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培育壮大乡村文化产业,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提升乡村旅游质量效益等。

梁言顺来到永泉小镇调研农耕文化活化利用、农文旅融合发展等情况。

他强调,要用好特色资源,扎实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打造更多农文旅精品项目,努力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周超

相关阅读
“最紧迫的任务”!省委书记到田间地头察看
政知见 2025-10-11
河南省委书记,前往田间地头,拿起玉米了解情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3
安徽省,成立这一新联盟
北京青年报政知见 2025-08-12
全国两会“部长通道”再迎“新面孔”
北京青年报政知见 2025-03-08
粮食、行动……中央一号文件里出现了哪些高频词?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2-23
奋发有为,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人民日报 2024-12-19
人民日报社论:奋发有为,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人民日报 2024-12-19
农业农村部:我国粮食产量今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