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圆满结束了一场特殊而紧迫的执行任务。面对一起激烈复杂的抚养权纠纷,执行法官远赴千里,果断出手,成功将孩子交到法定监护人手中,用强有力的执行兑现了司法裁判的权威。
抚养权之争升级 七岁男童屡遭抢夺
男子刘钢(化名)与胡晓霞(化名)原系夫妻,育有一子一女。后因感情破裂,双方于2021年协议离婚,并在协议中明确约定,男孩由父亲刘钢抚养,女孩由母亲胡晓霞抚养。 原本两人间的矛盾应当就此告一段落,但在2021年5月,胡晓霞以带儿子外出就餐为由,将孩子强行带回黑龙江省,并拒绝送还。刘钢无奈,于同年7月诉至通州法院。经审理,法院判决男孩由刘钢抚养。判决生效后,胡晓霞仍然拒不履行生效判决,且以自己怀孕为由拖延法院强制执行。
2025年6月,刘钢自行前往黑龙江省某市将儿子接回。在当地派出所调解下,双方达成一致,孩子由刘钢带回北京生活学习。
令人诧异的是,在孩子回到北京仅20天后,胡晓霞及其父母、亲友等6人趁刘钢携母外出就医之际,来京强行将男孩带走,再次藏匿于黑龙江。思子心切的刘钢只得再次向通州法院寻求司法保护,申请人身保护令,请求强制将儿子送回。
至此,父母间的抚养权冲突已经使年仅七岁的男孩遭遇三次激烈的抢夺,不仅严重扰乱了其生活和学习,更对孩子的心智发展与健康成长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已刻不容缓。
奔赴千里之外 法官开展现场执行
因胡晓霞与女儿共同生活,同时又刚产下一女,贸然强制执行可能激化矛盾、伤害子女情感。通州法院执行局积极寻求当地公安机关支持,同时了解到胡晓霞现男友金某曾因吸食毒品及实施故意伤害行为被依法追究过法律责任。
面对复杂危险的执行案情,通州法院执行局成立专项执行小组,深入研判案情,制定周密的异地执行方案,确保取得实效。
通州法院执行局副局长袁冰作为该案的承办法官,多次与胡晓霞沟通释法,阐明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法律后果,但胡晓霞对抗情绪依然强烈。为尽快推进案件执行进程,保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孩子的安全健康,7月22日,袁冰带领法官助理唐逸一行人奔赴千里之外的黑龙江,开展现场执行工作。
7月22日晚抵达后,执行团队连夜前往法院前期掌握的地点进行摸排,谋划行动方案。23日一早,执行团队迅速联合当地法院与公安机关进行布控,并得知金某因其他事由已被行政拘留。考虑到胡晓霞一家人抵抗情绪强烈且警惕心极高,为避免“打草惊蛇”,袁冰决定抓住胡晓霞母亲到派出所为金某办理手续的契机,与胡晓霞母亲耐心释法说理,成功获取了胡晓霞居所线索。
参与抢夺孩子的人被依法处罚 当场书写悔过书
袁冰一行立即赶赴现场找到胡晓霞,但令人失望的是,男孩不在屋内。面对胡晓霞“我的孩子我带回来没错”的强烈对抗,袁冰严正指出刘钢作为生效判决确定的抚养权人有权抚养孩子,同时劝导其综合考虑孩子的成长环境和自身抚养能力,希望能为孩子的未来发展着想。最终胡晓霞态度松动,坦白孩子已被送往暑期托管班藏匿。袁冰当机立断,要求胡晓霞一并前往现场配合接回孩子。
到达托管班后,为减少对孩子的心理冲击,执行团队决定采取温和方式,由老师将孩子从班级中带出,交至女干警唐逸手中,由唐逸全程陪伴并保障孩子与母亲胡晓霞的交流联系,照顾好孩子情绪。
与此同时,袁冰“趁热打铁”,再次从孩子的未来发展等多个方面和胡晓霞谈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袁冰的耐心劝说下,胡晓霞最终认识到自身行为的违法性及对多方的伤害,主动安抚孩子,亲手将孩子交至父亲身边,让孩子平和踏上归途。在法院询问下,胡晓霞交代了参与抢夺孩子的其他人员,相关人员在执行干警的传唤下一一到案。
针对多次抢夺孩子的恶劣行为,袁冰依法对参与抢夺孩子的相关人员予以训诫,责令当场书写悔过书,并作出每人罚款一万元的处罚,相关人员均当场履行。
通讯员 唐逸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编辑/李涛
校对/王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