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冀蒙媒体北疆行”活动于9月22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启动。当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科技厅、工信厅、农牧厅、商务厅、文旅厅、能源局、林草局等多部门联合召开了媒体见面会,集中介绍各领域推进区域合作、服务国内大循环的进展。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介绍,内蒙古自治区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京蒙全面合作,制定出台了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蒙全面合作重点工作安排等。加强与毗邻省区交流合作,持续推动蒙陕、蒙甘、蒙青及内蒙古与吉林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重点任务的落实。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负责人在见面会上表示,内蒙古自治区深化与京津冀等先进地区的协同创新,与区外3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联合共建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等创新合作平台载体277个,引导带动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与区外合作主体的科技合作全方位深化,实施科技合作项目1600余项,合作实施了全球首套万吨级二氧化碳制芳烃工业试验项目、全国首个火风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等标志性重大项目,涌现了氢燃料电池环卫重卡、“杜蒙羊”等一批重大合作创新成果。2024年,内蒙古创新综合能力全国排名提升4位。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见面会上获悉,自2023年京蒙协作“医疗倍增计划”实施以来,“京医援蒙”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内蒙古自治区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签订的11个重点专科协作项目,作为重要牵引,带动全区京蒙医疗对口帮扶、“组团式”帮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巡回医疗等工作有序开展。
据介绍,2025年京蒙医疗合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各盟市三级医院积极参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天坛医院等国内顶尖医院,先后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人民医院、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内蒙古自治区脑科医院等开展深度交流合作,在重点专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提升等领域成效逐步凸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屈畅
编辑/胡克青
校对/罗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