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9日,2025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召开。会上发布了题为《持续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 探索北京养老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的主旨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共有常住老年人514万人,首次突破500万人大关,占常住人口的23.5%。伴随着老龄化、少子化趋势不断发展,预计“十六五”初期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达到峰值。
养老服务承载着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2年以来,针对全市99%以上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实际需求,北京按照“培育一类主体(以养老为主营业务、实力强、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市场主体)、构建两种模式(在现有机构养老基础上,重点探索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实现全面覆盖(各类需求及全体老年人)”的总体思路,系统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努力以社会化、市场化方式从根本上系统性破解超大城市养老难题。
2023年,北京市民政局依托市场主体全面复制推广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同步探索形成了以“一清单(面向居家老年人提供失能照护、康复护理、助餐助浴等7大类158项普惠养老服务的供给清单)、一平台(集养老服务供需对接、统筹调度、社区餐厅、老年学堂、康养娱乐、集中照护、居家养老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一张网(以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为综合枢纽,养老机构、养老驿站为延伸网点,专业服务商为协同网点,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协同,覆盖区、街道乡镇、社区全域的三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网络)”为基础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并在去年的四季青论坛上作了专题发布。
2024年以来,本市持续强化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供给,围绕高龄“老老人”服务刚需出台20条政策措施,新建105家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辐射居家服务,面向广大活力老年人推出“冬南夏北”旅居养老,具有首都特色的超大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已崭露头角、初具雏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周超
